茅山:永不消失的军号声

作者:潘玉娇 尹娟 发布时间:2016-07-1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记者在新四军纪念馆群雕像前 

  【采风】 

  茅山:永不消失的军号声 

  说到茅山,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她秀美的风光,以及作为道教上清派发源地所享有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然而有多少人知道,七十多年前,茅山曾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中敌后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凭着坚贞的信仰和满腔的热血,在这个被称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土地上,留下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七十多年后,当那激荡人心的岁月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行渐远,静静矗立在茅山脚下的新四军纪念馆与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依然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那永远不能忘却的悲壮与辉煌。

  新四军纪念馆造型别致,“三山”型的建筑主体似在寓意着民族的脊梁,予人以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步入展馆,迎面而来的是一组巨大的立彩群雕,群雕前屹立着陈毅身着戎装、手持望远镜的古铜色全身塑像。在他身后的“新四军苏南抗日战争历史陈列”分为五个部分,依次是“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军侵略者”“新四军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坚持”及“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之后,日军向西快速推进,并于12月初占领茅山,烧杀抢掠,民无宁日。1938年6月,根据党中央指示,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茅山地区的抗日斗争也由此展开……新四军纪念馆通过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再现了当年新四军与苏南人民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一张张照片、一幅幅图片……将那个艰苦卓绝时代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使人沉浸其中,你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个时空所传递出的令人热血沸腾的气息。然而,展厅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或许是那一幅幅先烈的照片:焦恭士、潘激之、巫恒通、柳流……他们的名字或许已经不为人知晓,但他们却用最鲜活的生命向人们传递着永不磨灭的理想与信念。

  199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人们在距纪念馆东300余米的望母山顶建成一座“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纪念碑高36米,宽6米,须弥高3.13米,在蓝天、白云以及郁郁葱葱的松树的映衬中显得愈发壮观,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九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熠熠生辉。纪念碑的传奇之处在于“纪念碑前放鞭炮,纪念碑下听军号”的奇观。据当地人介绍,1997年除夕之夜,茅山脚下一位居民在燃放鞭炮时,偶然发现每当爆竹升空爆炸后,纪念碑上便响起一阵清晰的“嘀嘀哒,嘀嘀哒……”的军号声。他在惊疑不定中朝纪念碑望去,却没有发现任何人。更奇怪的是,这位村民手头的爆竹声一停,军号声即停;爆竹声一响,军号声也随之响起。后来有关部门也曾介入调查,但始终未得出结论。为此,当地传说着一个关于一名新四军小号手的故事,老百姓都说是新四军小号手显灵,在革命胜利后吹起军号欢庆胜利。人们还特地为这名小号手刻了雕像,供慕名而来的游人参观。

 

记者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前 

  渡江胜利纪念馆 

  渡江胜利纪念馆的新馆位于南京下关区三汊河大桥附近的渡江胜利广场上。主馆区使用仿木结构的外立面,做成木船形状,寓意“驶向胜利之船”。入口处上方镌刻着1987年4月邓小平题写的“渡江胜利纪念馆”馆名。在主馆区旁建有临时展厅。主展厅内共展示各类文物和复制品40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500余幅。

  除了一组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这五位渡江战役指挥者的雕像之外,渡江胜利广场上还矗立着大型“千帆竞渡”群雕。群雕共分为六组,呈红色直线柱体形式,截面为红色五角星。其中最高的一根红色立柱长49.423米,象征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到了夜晚,49颗红色五角星连同49根大型红色立柱在江边闪耀,犹如灯塔一般指引着革命者奋勇向前,又似连天烽火,让人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忆起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雄风与豪情。

  除了群雕,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渡江第一船”——“京电号”小火轮。60年前,渡江战役即将打响之际,南京下关电厂的工人接到地下党指示,需要保留吨位大、性能好的船只在江边,随时准备接应渡江部队。于是,电厂工人以运煤发电需要为借口,将一艘刻有“沈宝记·1925”字样的“京电号”钢质蒸汽机动力船留在了下关码头。这艘船长23.1米,宽4.25米,吨位41.4吨。由于它为渡江战役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解放南京“渡江第一船”。解放后,“京电号”往返于中山码头和浦口之间为电厂运送煤炭,1978年被调拨至灌南县服务地方水运。1997年底光荣退役后,停靠在灌南县盐河的岸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人们参观。在多方协调努力之下,2009年2月,“京电号”从灌南县重新回到了南京,成为渡江胜利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进入纪念馆正门大厅,在群像浮雕之上,是毛主席的名句“天翻地覆慨而慷”,7个金色大字,我的视线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左拐进入参观区,一张张照片记录了过去,一件件实物还原了历史。还有墙面上的投影,液晶电视里的演绎,每一种纪念方式都给人带来震撼,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

  馆中陈列着大量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物品,如个人使用的绑腿布、大衣、军帽、毛毯、望远镜、驳壳枪等,还有一个曾经装载过当年国民党长江江防部署图的黑色军用公文包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承载着一位优秀地下工作者的传奇故事。60多年前,中共南京市委地下情报工作者沈世猷正是用这一皮包,将国民党江防部署图秘密带走,经复制后辗转交给总前委指挥部,为我军各部队渡江选择登陆突破口作出了重要贡献。

 

  【链接】 

  1979年4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在下关热河路广场中心,建设了渡江胜利纪念碑;1984年4月在挹江门城楼成立了渡江胜利纪念馆。2009年4月为纪念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长江之滨、秦淮河口,新建了渡江胜利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由主馆区、渡江胜利广场、渡江胜利纪念碑、挹江门城楼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余平方米。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