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伟人的足迹

作者:晓 丽 发布时间:2016-07-14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看点一: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其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这里不仅有“危栏明倒影,面面涌金波”的月榭、“堂前湖水深”的丽泽堂、“投砚入池、蛙声立止”的禁蛙池,以及纳湖、卷云亭、听雨舫、采菱舟、养蒙轩等历史景点,也是毛泽东的母校。1913年,20岁的毛泽东进入第一师范,“我在第一师范学校读了近五年的书……我在这里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前夕和初期,一师学子毛泽东、何叔衡等就已在湖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革命活动,包括学生运动、驱张运动、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在1921年以后,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建立、发展和迅速壮大了党团组织,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一师的广大师生总是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看点二:岳麓书院 

  “千年学府,弦歌不绝”,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一千余年来,这所学府誉满海内外。1917年~1919年,毛泽东曾多次到岳麓书院,并因其老师杨昌济的关系而两度寓居半学斋。在这里,他从师问学,进行农村调查,提出改造社会的计划,创立新民学会,组织旅欧勤工俭学,发动学生运动,开始了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而千年学府优良而悠久的学术、教育传统和浓烈的文化氛围也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看点三:橘子洲头 

  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内,是湘江的一个江心小岛,长约五公里,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它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南宋朱熹、张栻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讲学时凭以过江的朱张渡,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洲上空;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毛泽东对橘子洲情有独钟。建国后,他七次到橘子洲附近湘江水域游泳。1959年6月24日,他从武汉到湖南视察,一下火车,就乘车直赴猴子石,下水游了一个多小时,从现在的揽岳亭登上橘子洲。在洲上,他走访菜农,接见小学师生,并与他们合影,至今仍给人们留下温馨幸福的回忆。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