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特聘教授 > 教授风采 > 正文

刘春生:积极探索提高教学实效的新渠道和新手段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刘春生教授自2013年11月加入南京邮电大学工作以来,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老师。他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育人为本,本着积极认真的态度投身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坚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断进取,努力使自己成为纪律严格、思想坚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思想品德方面,热爱党,热爱祖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与党保持一致。积极参加学校的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自觉遵守《教师法》中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教育方针,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服从分配,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牢牢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热爱本职工作,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授课经验,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活动,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本学期主要承担本科生的《光电子学双语》课程的教学工作,一周12课时的课,工作量非常大。但通过教学学习的过程注重“备、教、辅、改、考、析”等各个教学环节,注重因材施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在每堂课前五分钟讲述本课程相关的科研新进展,使学生认识到灵活利用课本的知识就可以达到创新的目的。他深深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积极参加和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探索提高教学实效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他积极参加学校的慕课课程建设,目前所承担的光电子学慕课已经通过立项。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注重课堂环境对学生听课效率的影响,通过开展八周的课堂参与记分制度,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人才培养方面,在为研究生选题、确定研究方案、文章撰写等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研究生的科研素质的训练和科研技能的培养。实行研一学生每周讲文献,研二学生每周讲新进展,研三学生每周讲课题综述,通过对一届学生良好的实施,现在指导的学生周明月不但顺利毕业,而且被推荐申请优秀硕士论文。与学院其他老师特别新进老师合作交流,主要帮助新老师顺利渡过不适应期。

  科学创新方面,他近年来一直从事低维纳米储氢材料、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旨在寻找具有高效、清洁、绿色的能源材料。前期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碳基、硅基、二氧化钛基新型纳米材料,发表了一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其中,通过锂原子修饰硼量子点结构来提高储氢性能,通过理论计算表明:氢的吸附数量与金属原子的位置有关。这些结果为基于零维碳纳米材料设计高质量密度的储氢媒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思路,被审稿人推荐发表在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杂志上。后续研究发现硼掺杂石墨烯与Li相互作用的强度与硼掺杂的浓度成正比,由于硼原子的引入,锂与石墨烯的结合机制可以由s-p轨道杂化过渡到p-p轨道杂化。我们的结果证明了通过引入掺杂原子可以调控金属与基底材料的成键机制,从而为寻找可逆的储氢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二维单层纳米材料方面,通过调控硼、硅的浓度比例,研究发现硼硅烯的特定浓度下可以出现负微分电阻现象,不但在理论上提出负微分电阻形成的机制,而且对实验上合成此类材料也有一定指导意义。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研究成果为创建可均匀修饰二维单层结构的金属氧化物团簇数据库,为其他课题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目前,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启动基金一项、作为研究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自入职以来,本人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B类),南京邮电大学“鼎山学者”、江苏省特聘教授(重点资助)。本人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参加了中国物理年会、CALYPSO研讨会等物理电子学方面的会议。

  学科团队建设方面,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江苏省射频与微纳重点实验室及国家虚拟仿真实验的申报工作。在申报过程中,完成了纳电子相关方面的文字的整理。并在申报成功后,积极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积极献言献策,能够完成学院布置的建设任务。学院学科楼搬迁以来,我们成立了微纳电子材料科研团队,目前团队成员一共七人,其中,教授二人,副教授四人,讲师二人。所有成员均有出国经历,并且基于每个人的研究特点提炼了几个研究方向: 基于微纳材料的气体存储及传感性质研究、基于微纳材料的电子器件设计及微纳转光材料的制备,实现了利用程序筛选最优材料到材料的实验制备的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模式,不但大大节省了实验材料费用,而且也使理论更加完备。

  如上所述,他自加入南京邮电大学以来,在思想政治、教学、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将在今后的工作再接再厉,取长补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科团队的建设和科研创新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