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兴艳:决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作者:童凌翔 唐守伦 发布时间:2016-06-0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个人简介】

  喻兴艳,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儿园园长。她带领勤劳质朴的袁幼人在探索中逐步开发了一系列与竹有关的游戏活动,吸取竹子的精神,培养幼儿“正直、有节、虚心、向上”的品质,使幼儿园形成了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竹文化特色,成为省第一批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园。她先后获得“句容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句容市安全教育先进个人”“句容市教坛新秀”“句容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今年4月在镇江召开的省课程游戏化建设现场研讨会上,她还受邀介绍课程游戏化建设经验。

  【人物通讯】

决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记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儿园园长喻兴艳

  句容有座瓦屋山,山清水秀、游人如织,人称“江南小九寨沟”。坐落于瓦屋山脚下的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儿园,近年来悄然成为“小九寨沟”里的一道新风景,创办成为省第一批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园,接连成为联合国儿基会培训、国培班培训、骨干园长教师培训等大型活动的观摩现场,吸引了山东、甘肃、广西、新疆等地的一批批幼教同行前来学习考察。

  一所位置偏僻、远离城区的农村幼儿园,为何能声名远扬,成功走出一条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的办学之路呢?因为这里的园长喻兴艳不仅是一位高明的“设计师”,更是一位不畏艰苦、勇于挑战的“追梦者”,十几年如一日地编织着瑰丽的幼教梦,决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全园260名孩子,她都能一口叫出乳名

  走进袁巷中心幼儿园的大厅,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独具特色的幼儿笑脸墙:一张张纯朴可爱的笑脸照,镶嵌在一只只竹圈中,让人看了赏心悦目,感到格外温馨和谐。“每天到园后,孩子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笑脸,就会感觉幼儿园也是自己的家,袁幼就是他们组成的。”谈起当初设计笑脸墙的初衷,喻兴艳娓娓道来。的确,每天早上,家长送孩子到园后,都会看一眼笑脸墙上孩子的照片;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身影,也会格外开心。

  喻兴艳还有令人叫绝的“硬功夫”:全园260名孩子,她都能一口叫出乳名。这并非她刻意为之,而是她工作中的每个细微处,都流淌着对孩子的挚爱。与家长交流时,她总能结合孩子在园的具体表现去谈,不说空话假话大话,让家长特别信服。有时送孩子就诊,她常被吐得浑身脏兮兮的,但她毫无怨言。家长都称赞说:“她爱每个孩子,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今年3月26日,准备享受一下周末清闲的喻兴艳,打开微信朋友圈,一段寻找失踪儿童的视频让她紧张起来。视频里的中年妇女跪在地上,发疯似的抓地、拍胸……她一眼就认出这是园里中(2)班小朋友鑫鑫的外婆。喻兴艳立即打电话询问分享这个视频的朋友,得知鑫鑫和外婆一起去天王镇樱花园玩时走丢了。喻兴艳急得跳了起来。当时,天王镇正举办樱花节,开幕首日就接待了15万游客。一个5岁的孩子,在茫茫人海里怎么找啊!片刻间,她就让自己冷静下来,当即拨打了110报警求助;同时电话通知鑫鑫的两位老师,让她们尽快赶到樱花园一起找孩子。由于游客太多,去樱花园的路在1公里以外就已堵车,她和老师只能把车停在路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樱花园。在多方努力下,鑫鑫终于被找到了。当喻兴艳在派出所见到孩子时,心里一松,两条腿累得一步也迈不动了……

  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如何教育?喻兴艳认为,孩子年龄小,不能空洞地讲道理,要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

  喻兴艳发现,随着农村逐渐城镇化,当地的孩子对家乡知之甚少,于是,就把对家乡的认知作为德育的重要教材。近几年,幼儿园利用春游、秋游,带孩子浏览马埂水库、有机桃园、神女湖、宝藏禅寺……领略袁巷的山山水水后,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家乡原来这么美!孩子们还提出,要让更多的人看到袁巷的美。于是,她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利用废旧纸板进行绘画、裁剪、装饰,绘制了别具一格的“家乡风情展板”,10张展板10个风景,浓缩了孩子心中最美的家乡。这些展板张贴于二楼走廊,来园之人看见无不赞叹。

  去年,一个孩子问喻兴艳:“赵爷爷每天在做什么?他多么辛苦,又为我们做了什么?”孩子嘴里的赵爷爷,就是被授予“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的赵亚夫,此时,媒体正在集中宣传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致富百姓作为毕生追求的先进事迹。孩子们一连串的问题给了喻兴艳灵感:赵亚夫在袁巷戴庄村带领农民致富,深受百姓爱戴,这不正是幼儿园最好的德育教材吗?

  “园内要有‘亚夫果园’,让孩子追随赵爷爷的脚步!”说干就干,喻兴艳在教学楼后的一块空地开辟了“亚夫果园”,与村里协商,找来了赵亚夫在试验田里研制的多种果树品种,种上了有机水蜜桃、油桃、猕猴桃、奶油草莓等。孩子们每天在果园里学着赵爷爷的样子观察果树的生长和变化,感受种植果树的艰辛,品尝果实收获的喜悦,体会到作为袁巷人的骄傲和自豪。赵亚夫听闻此事也为之感动,欣然为幼儿园题字:“袁幼人,有德人!”

  最乡村的幼儿园激发出最本真的学前教育

  这些年,喻兴艳系统地阅读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创造性课程》《发展适宜性游戏》《和儿童一起学习》《学习故事与早期学习》《张雪门文集》等书籍,抢占学前教育理论前沿。每晚看完书把书合起来躺在床上的那一刻,她的大脑就开始思索幼儿园的办学之路。她暗下决心:袁巷中心幼儿园虽然只是一所农村新建幼儿园,但也一定要高起点办园,决不让农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所有孩子尽情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前年8月,袁巷幼儿园搬进了崭新的教学楼。作为园长,喻兴艳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幼儿园该向何处发展呢?就在这时,省里召开首次课程游戏化培训会,无疑课程游戏化将是幼儿教育新的发展方向,但怎么干大家心里都没底。培训结束后,不少参会者懵懵懂懂地走了,只有喻兴艳没有走,她辗转找到培训的专家和省教育厅相关领导问个不停,直到把心中的“问号”一一拉直。

  返程中,喻兴艳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袁巷依山傍水,身居“瓦屋竹海”景点之中,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教育资源,“竹文化游戏课程建设”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前年9月,省第一批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如期进行,喻兴艳以《竹文化游戏课程建设》为内容,成功申报江苏省第一批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园。她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园内精心开辟“香樟园”“百花园”“百果园”“小竹园”等6个园子,让幼儿园的一草一木都变成鲜活的课程;开发了一系列与竹有关的游戏活动,吸取竹子的精神,培养幼儿“正直、有节、虚心、向上”的品质。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最本身的学前教育,喻兴艳总是不停地探索,勇敢地实践。孩子们在《神奇的乌饭》的制作过程中,对大米为什么会变颜色很好奇。制作乌饭是当地的一个习俗,用乌树叶和大米浸泡后,再将大米煮成米饭即为深紫色,故称乌饭。但乌树在瓦屋山里才能找到,于是,她带着两名教师进山寻树。

  瓦屋山里树种数不胜数,外形较小的乌饭树十分难找。从早上找到傍晚时分,她们才找到两棵乌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树挖了出来,却又找不到回家的路。眼看天要黑了,一名教师说:“我们把树扔了找路吧!”喻兴艳不容置疑地说:“今晚就算在山上过夜,也要将树带回园里!”又是几番折腾,她们好不容易找到了出山的路,将乌树栽到园里。正是凭着这份勇敢和执着,园里的课程游戏化更加贴近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提升了园里教师的教育理念、课程意识、专业水平。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专家不约而同地说:“最乡村的幼儿园激发出最本真的学前教育。”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十多年来,被孩子们称为“漂亮老师”的喻兴艳像翠竹一般“拔节向上”,向老区人民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答卷”,先后获得“句容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句容市安全教育先进个人”“句容市教坛新秀”“句容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今年4月在镇江召开的省课程游戏化建设现场研讨会上,她受邀介绍课程游戏化建设经验;她还得到省教育厅推荐,将于今年11月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参加课程游戏化高级研修。当江苏“2016最美幼儿教师”初评揭晓,她入围终评的喜讯传来后,熟悉她的人都说是名至实归。因为付出的比其他人更多,所以收获的也就更多,在这条前进的路上,她会继续一路芬芳、一路歌唱!

  【采访对话】

  记者:工作17年来,您从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成长之路走得稳健而扎实,您觉得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供年轻教师们学习和借鉴?

  喻兴艳:首先,干一行要爱一行。常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刚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到小学,一干就是7年。那7年,我虽然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但经过努力,不仅胜任了小学教学任务,还被评为全市数学骨干。当幼儿园面临争创压力极度缺少幼儿教师时,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是否愿意回到幼儿园。我辗转反侧,一方面是我摸索了7年的数学教学才刚刚积累了一些经验,另一方面我担心已经荒废了7年的专业能否从头捡起来,7年的差距怎么弥补?一连串的问题摆在面前,最后我还是毅然选择了回来,只因为我要圆儿时最初的梦想!

  其次,要勇于面对困难,不断挑战、超越自已。说句实在话,在工作中,我也曾面临许多困难和挫折的考验。面对别人质疑的眼光,面对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新难题,我毫不气馁,克服一个个困难,战胜一个个挑战,如同鹰的重生,让自己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收获了更多人的赞许和更加超越的自我!

  再次,工作要有高标准,不能得过且过。心中有标准,脚下才有动力。即使是一所农村幼儿园,也要办出特色、办出成效,不仅是硬件设施的配套齐全,教育、管理工作也要争创一流,从而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记者:听说您能叫出幼儿园里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您是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做到这一点的?

  喻兴艳:这些年来,我为了加深与孩子的感情,增进对孩子的了解,每天早晨孩子入园,我都会准时出现在门口热情迎接每一个孩子,这是开启孩子美好一天的最好方式。放学也同样如此,把每一个孩子送到家长手里,家长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才意味着一天工作的结束。每个孩子从我身边经过的时候,我都会习惯性地摸摸孩子的额头,送上一句暖暖的问候,或是一个甜甜的微笑。同时,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看他们游戏、陪他们玩耍,拍下孩子们的精彩镜头。我的手机相册里满满的都是孩子们的照片。空闲时,翻看孩子们的照片成为我最大的享受,不经意间,我就记住了每个孩子的名字。如果发现有少数叫不出名字的,我一定会寻找机会主动接近他们,了解其个性特点,这样就很快记住了所有孩子的名字。

  记者:您在工作中经常有许多奇思妙想,在您的精心设计下,袁巷中心幼儿园已经成为“江南小九寨沟”里的新风景,您为何能迸发出这么多灵感?

  喻兴艳:幼儿园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环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次外出参观学习,或是假期旅游,或是去一家有特色的餐馆吃饭,我总是做一个有心人,看到一些设计巧妙之处都会想:幼儿园能不能用得上?怎样用效果更好?思考之后,也总能恰到好处地把很多“金点子”用到幼儿园里。有时,一些外省市的幼儿园老师来园里参观,我还抓住机会,请他们介绍各自园里的建设情况,做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我还把学到的学前教育前沿理论与园里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游戏课程环境,既能就地取材节省经费,又符合农村园的建设实际。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我都想过无数种布置方案,我总是要反复论证、不断完善,直到找到最佳方案才会满意。

  【另眼看她】

  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儿园教师 孔慧:

  2008年8月对我来说是生命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我如愿成为了一名幼儿园教师,并非常幸运的与喻园长成为了同事,更激动的是她后来成为了我的师傅!

  我的师傅是一个对幼教事业有着满腔热情的人。她把幼教事业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在她看来,工作的辛苦、家人的抱怨、旁人的不理解,都算不得什么,孩子的笑声、家长的赞美才是最好的回报。我的师傅是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她从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而是具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善于学习,愿意接受新的事物,能够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论,并将各种理论的精华与自己的办学经验相融合,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思路。

  我的师傅也是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她不谋私利,一心为公,乐于助人,充满着爱心,宽容大度,开朗幽默。在教职工面前,她有时是师长、有时是朋友、有时是家长,在关键时刻更是他们的主心骨。大家和她在一起时会感到亲近和快乐。

  万分感谢我的师傅,在我的人生旅程上,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对于她教诲的苦心,我无比感激,并将铭记于心!

  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儿园教师 谢燕:

  作为同事,喻园长是我遇到的最亲切的领导,没有之一。说是领导,其实更像是一位大姐姐,是她带领我们走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作为一名幼教新人,会遇到很多很多问题,每次只要一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人,肯定是喻园长。无论巨细,喻园长都耐心解答。一次下班时间,我被教学楼二楼的琴声吸引,走进教室,才发现是喻园长在教一位年轻教师弹钢琴,边弹边耐心讲解技巧。

  作为教师,喻园长是我见过的最亲切的老师。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站在幼儿园的大门口,笑着欢迎每一个入园的孩子。她能亲切地喊出每一位孩子的小名,和孩子们打招呼。经常会有孩子粘在她的身边,喊她漂亮妈妈。有小朋友受伤,她总是最心疼的那一个,有时候反应甚至比孩子的家长还强烈。她的女儿每次都很吃醋地开玩笑:“我希望我妈妈只是我的幼儿园老师就好了。”

  喻园长,不仅是我们老师眼中的最美教师,更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最美教师!

  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儿园教师 王远航:

  喻园长在我心中亦师亦友,更像一位大姐姐。来袁幼的第一天,见到她的第一眼,我的心里就踏实了,爱情亲情都需要缘分,我觉得遇到一个好领导更需要缘分。三年的接触中,我觉得她热情,对工作、家长、孩子、同事永远都是笑脸相迎,亲和力十足;我觉得她大度,从不计较得失,对身边的人有一颗包容心;我觉得她机智,每一次突发状况都能被她处理得很好,皆大欢喜;我觉得她上进,不管取得多大的成绩依然谦虚低调、默默努力……太多太多,无法一一道来,总之一句话,她是我心中最美的教师!

  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儿园教师 何清芳:

  在我的眼中,喻园长是一位理想家。记得我们幼儿园新建成的时候,喻园长就绘声绘色地给我描绘起她心中理想的幼儿园应该是绿草茵茵、五彩缤纷,处处充满孩子欢快的笑语,如今理想变成了现实;喻园长也是一位实干家,为了把幼儿园建成最美的校园,她不辞辛劳,身先士卒,吃苦在先,带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让我们幼儿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喻园长还是一名爱心家,用心、用情、用发自内心的爱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在这种爱的感染下,我们袁幼人感觉格外的幸福。

责任编辑:陈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