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专题 > 最美幼儿教师 > 扬州 > 正文

成际梅:守望田园 执着追求

——扬州市宝应县氾水镇韦镇幼儿园成际梅老师先进事迹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0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从民办到公办,谱写人生新篇章

  在成为韦镇幼儿园园长之前,成际梅一直在民办园——氾水镇中心幼儿园担任园长,她始终做到“用情做人,用心做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教师,以扎实的教学业务引领教师,带领全体教职工努力工作,使氾幼在“管理兴园、科研兴园、特色兴园”等方面形成了多方位的办园特色,先后获评“全国德育名师”、扬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素质教育标兵”、“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十佳教师”、“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2013年宝应县教育局第一次面向在职非在编幼儿教师进行招编,她凭借深厚的功底,在考试中勇夺全县第一名。因对氾水有着难以割舍的家乡情结,在选岗时她放弃了选择更好的幼儿园去发展的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氾水。一来氾水中心园是民办幼儿园,二来韦幼需要园长,因此她积极服从领导工作调配,来到离家20公里的韦幼担任园长,从此翻开了她和韦幼崭新的一页。

  韦幼由于地处偏僻,加之受农村集镇化建设的影响,韦镇百姓早已将家庭的长远发展规划定位于镇区、县城。生源逐年减少,因此也带来了教师福利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未来职业生涯前景不够看好、政府不愿做大的投入等实际困难。韦幼的老师们带着几分惋惜诚恳地问她:“你这么优秀,应该去一所更好的幼儿园发展,我们没有能力只好混了……。”她微微的回之一笑,坚定地说:“在那儿都是教育,我觉得农村的孩子更需要优质的教育,你想教育家们都愿意到农村办支教、搞课改,何况是我呢?我要学习体验教育家们的情怀。”她的话既是调侃也是说实话,面对韦幼的发展困境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她在制定“培名师、创名校”五年发展规划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展望韦幼的明天,如何让自己的教育梦想再起航。她反复的告诫自己,不能迷茫,不能气馁,老师需要自己去带动,韦幼孩子的明天的希望在自己的手里,必须把“责任”扛起。

  她给自己确定了一个原则:执着;始终保持一份精神:热情;始终甘守一份情怀:淡泊。在充满阳光的田园中默默地耕耘着,并收获品味着韦幼孩子成长的快乐与喜悦,更收获着自我人格升华的满足与幸福。

  同事、领导都说她是个“工作狂”,到了韦幼她回南京家的次数更少了,老公埋怨她舍“小家”为“大家”,埋怨里带着不舍,南京、苏州好几所幼儿园想高薪聘请她去做园长,她都婉言谢绝了。

  她爱事业如生命。2013年,她曾因省优质园创建期间肺炎未能得到及时医治,落下了病根,患了风湿病和免疫系统的毛病。2015年,韦镇修路,通往氾水的道路全程不能通行汽车,她只好骑自行车或者步行回家。无论刮风下雨,她从来没有迟到过。每天清晨,她会准时带着灿烂的微笑,迎候韦幼的每一位孩子和教师的到来,孩子们亲切地叫她“园长妈妈”。

  她因身体欠佳,无精力照顾儿子,高中阶段她就把儿子转学到了南京,由爱人照顾,为此儿子到现在都在埋怨她“爱别人的孩子不爱自己”。是啊,成园长作为母亲,又何尝不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她对儿子的爱分给了韦幼的孩子,每天一有时间孩子们就会来到她的身边,既为得到她突然像变戏法似的摸出的小零食,又对她深沉的依恋,叽叽喳喳,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她总是带着慈祥的微笑对着他们,弯下腰倾听他们,不时地擦干净孩子们脸上的泥土。

  前年腊月底的一天下午,成园长正在家赶写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听到敲门声,她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大娘,扛着一个布袋,气喘吁吁地站在她的门外。成园长仔细一看,认出了是大班幼儿王正清的奶奶,她赶紧让老大娘进来,并帮助倒了杯热水。

  原来老大娘的儿子前些年因病去世了,儿媳改嫁远走他乡,留下了幼小的王正清和她相依为命,家境十分困难。由于思念父母,小正清极度孤僻,胆小怕事,成园长到韦幼后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主动关心王正清小朋友,让他做表演的小主持人,锻炼他的胆量;让他帮班级做事,借机给他一些奖励,使他懂得这些是自己的劳动得来的,不是别人施舍的,让他抬起来头来,一学期下来,王正清的胆子大起来了,在人面前敢说话唱歌了,也懂事了,家里又有了笑声。

  王正清的奶奶对此喜在心里,一直想对这位“有办法”的园长表示感谢,只是苦于家境贫寒,没东西拿得出手,只好在年前精心地挑选了几斤家里种的糯米,粉成面,多方打听才找到成园长的家。面对这份沉甸甸的厚礼,成园长犯愁了,执意地拒绝会让老大娘伤心,因此她违心地收下了自从教以来的第一份厚礼。

  第二天就是腊月二十八了,成园长一大早就上街,买了小男孩穿的羽绒服、裤子和鞋子,坐车来到了王正清家里,看到了敬爱的园长妈妈给自己带来了新衣服,王正清哭了,他哭着喊“成妈妈”并扑到她的怀里,眼泪鼻涕擦到了她的衣服上,成园长也哭了,她是妈妈,她知道孩子需要母爱。尽管爱人和儿子在南京,家里年货也都没准备,但是成园长还是陪王正清包饺子,一起吃饺子。

  从稳定到促进,与韦幼共同发展

  日月星辰见证了她的爱心和执着,风花雨雪记录着她的努力和拼搏,2014年刻印下她与韦幼成长奋斗的足迹。

  无论是办园方向,教师培养,还是在幼儿园特色文化培育、家园共育等方面,成园长都尽力做得更好。她重新修订了幼儿园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职责,形成一个较科学的管理网络,建立和修订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使教职工的工资与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机结合起来,多方位考核,并将教师月度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调资、职称等挂钩,极大地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她将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提高教师的服务水平和专业化能力放在首位,为让每个孩子在田园中健康快乐成长,她还邀请省内外的专家来园讲座,通过外出培训、园本教研等形式帮助教师们确立新的教育观。园所积极开展了以集体备课为主的教研活动,她总是率先垂范,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落实全面素质,更高质量”,她积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及兴趣爱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以农事节气为主线,以社会或人文资源的节日活动为载体,成功举办了“野菜节”、“艺术节”、“庙会”、“种植节”、“游戏节”、“甜瓜节”、“果蔬创意节”、“阅读节”等,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中促进了幼儿交往、合作、分享、表现等能力的发展和对田园的爱与归属感的形成与发展,让韦幼孩子每天在迎庆节日的过程中,享受创造、表现、展示、劳动、游戏的快乐,点亮生命,幸福成长!

  付出总有回报!2014年度她带领韦幼儿老师共同集结的《韦幼娃娃田园课程》在县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设计组织的情景性体育游戏《抢修堤坝》《夺粮别动队》均荣获县一等奖的第一名,参加的集体备课活动、听评课活动均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她在镇校园长年度考核中荣获一等奖的第一名。

  从园本课程到课程游戏化,让幼儿快乐成长

  她提出了“幼儿立场”的田园教育主张,主张将大自然作为孩子学习的对象与场所,让孩子们感受家乡的美,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她强调对幼儿天性与本性的高度尊重,主张“让孩子在享受、体悟、对话自然的过程中,使天性得以完整的养护,使灵性得到深刻的唤醒,让幼儿在自然中成长,顺应幼儿的天性、释放幼儿的天性、本真发展。

  她通过园本培训、园本教研,带领教师对田园教育做全新的开发,充分挖掘田园资源的课程价值,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幼儿自主学习的课程(田园劳作、田园探究、田园文学、田园艺创、田园节庆活动等),开发多元的学习内容,实现幼儿多领域的发展,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强调幼儿自主、积极、健康、创新、快乐、持续,充分彰显全新的育人理念。

  2015年6月,韦幼成功申报扬州市第二批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她们快乐而又坚定地迈上了课程游戏化研究之旅。

  她建立了QQ群,通过各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进行全园教职工和家长的观念变革,引导全园教职工认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价值,帮助大家主动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与幼儿平等分享课程、游戏的决策权、班级的管理权,成为课程游戏化的积极践行者。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一年来,她始终把家园合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成立了“家长义工团”、“家委会”,通过家长园地、网络、面谈等多种形式宣传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展示孩子的素质发展,分享幼儿自主成长的快乐。家长们感叹地说:“园长你要是早些来韦幼多好呀!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

  从回首到展望,满怀激情再起航

  回想在韦幼工作的一年。她常感慨地说:“在26年的幼教历程中,2014年对我来说特别的不同,让我深感责任重大,面对新的挑战,到基础最薄弱的幼儿园,开始新的探索,让我觉得人生充满意义,享受到奉献、拼搏、坚守所带来的成长与幸福”。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成际梅看来,园长的工作在于唤醒,在于激励,在于让每一个老师认识“我”的责任。

  近年来她撰写的34篇论文在省、市、县论文大赛中获一二等奖,在省级和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24篇,大家都说她是“科研型”领导,她拼搏进取、锐意改革的精神,影响了老师,也影响了氾水镇托幼中心和氾光湖幼儿园的所有老师,渐渐地大家的工作激情被点燃了,大家都默默地、主动地、快乐地、带着“牵着蜗牛去散步”的心情,在各自的园地里耕耘着、奉献者,并收获着成长的快乐与喜悦,更收获着幼教人自我人格升华的满足与幸福。

  我们相信,氾水的幼儿教育事业在成际梅园长的带领下,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继往开来,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责任编辑:周灵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