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到国家机关工作十年有余,有感于机关日常行政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开会和发文件。的确,通过开会和发文件,各级政务上下畅通,各级官员团结一致,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行政口径。但是,仅仅依靠开会和发文件,在当前,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思考除了开会发文件,面对信息化社会、各种媒体和广大受众,我们还能做什么。
让我先举一个笔者最近经历过的例子来说吧。
由于工作之需,笔者几年来曾带领80余个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赴各地采访教育。最近,到重庆市的采访却十分难忘。一是采访团在渝3日,每晚市教委彭智勇主任都率部分委领导与记者共进晚餐。席间,大家分坐其中,或交谈或询问,当然也间插风土人情,家长里短,总之其乐融融。我想,以这样一级官员当然不在乎这样一顿饭菜,给采访团这样的礼遇,其意何在?二是采访团就不同主题深入采访期间,市教委都安排负责这项工作的委领导和处室官员陪同,随时解答各种疑问,随时提供各种资料,随时满足采访要求。我想,从一般意义来说,以本人率领的这样一个采访团当然不必这样“前陪后拥”,其意又何在?三是按惯例采访团结束采访后要集体采访教育厅或教委领导,一般的做法是一位厅局级官员和若干具体负责官员与记者们对话,这也就足够了。重庆的做法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那天,彭智勇主任率在家的9位委领导和委机关全体处级干部云集会场。据说,只有市委书记来该委机关调研才有如此轰动场面。笔者尽管自认为见过一点世面,也还是被这率领几十个采访团经历的“第一次”所“怔”住了:如果说一次次共餐是热情,陪同采访是更热情,那么如此“兴官动吏”,其意又何在?
彭智勇主任一席话使我豁然开朗:“我们今天请大家一起来,就是要听听媒体记者朋友如何看待重庆教育,如何提出问题,在座各位又该如何回答记者问题,以此引起我们思考,以此促进重庆教育改革与发展。”交谈中,有记者对重庆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好表示赞赏,彭主任坦率地说,不排除有精心准备的因素,如同家里来客人,各方面总与平时不同,但排除这些因素,我保证这些学校平时开展阳光体育也有很好的基础。彭主任当然没有全面深刻的理论阐述,但他的言行却是令我悟出其大大超出热情之外的分量与厚度。
当然,重庆的做法给我的启发还远不止此。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把建设阳光政治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步骤、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之一提上了重要议程,并着手进行部署。这对于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保证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本人粗浅的理解,阳光政治就是着力增强公共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通俗地讲,就是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重大决策请人民参与。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政策公开,让社会明晓,让公众参与。可喜的是,我国法律制订部门、政策决定部门越来越多地通过媒体将未出台的政策法规公之于众,如刚刚颁布的年薪休假制度、最近颁布的物权法等等。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首先知道什么是媒体以及媒体独特的运作规律、思维方式和表达模式等等。重庆市做法的深意在于,为了适应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打造“阳光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政府机关除了开会发文件外,还要熟悉媒体、了解媒体,不仅仅敢于与媒体打交道,还要善于与媒体打交道,而这一切都要从交流、倾听、融入开始。
应当看到,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阳光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的必然要求。传媒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人心,增强政治透明度的重要途径。此外,传媒还是最好的监督形式之一。邓小平同志指出:“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他曾经批评报纸“报喜不报忧”的做法,说报忧“可以医治自满和麻痹”,“报纸最有力量的是批评和自我批评”。发挥好传媒的作用,既是党的理论教育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的需要。而媒体的主体当然是记者,允许并支持媒体的批评,既是现代官员之必需,也是现代社会之必需。
让我们从这个角度和高度去践行“阳光行为”: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催化剂,可以激发政治活力;阳光还是最好的“消毒剂”,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腐败。而努力打造阳光政府、透明司法和富有活力的大众传媒,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实现我们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理性选择。从这个角度说,各级官员都应当能够回答本文之题目。各级官员当然是要努力熟悉,学会、善于与媒体打交道。每一项政策从出台到实施、检查,从总结经验到批评监督,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如何安排媒体行动?又如何准备接受记者采访?是否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恰逢12月21日9:00-10:00,财政部、教育部和中国教育发展理事会就今年我国对中西部地区普通高中家庭特困学生实施资助政策召开工作会议,工作会议结束后,主席台上下所有与会者即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与媒体记者面对面,电视、网站直播,台上官员现场解答各种疑问。笔者为此种做法叫好,因之又期盼今后有更多方面、更多官员、更多形式的阳光公开!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