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而教师优良的师德师风和扎实的专业素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3—6岁幼儿处于人格塑造黄金期,教师的一言一行皆成其模仿范本,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师以爱心浇灌、以规范护航,既能为幼儿构建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助力幼儿养成友善、诚信等品质,又能通过师表效应提升家长信任度,夯实家园共育基础。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强化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守护纯真童年的道德防线,更是培育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文明基石,已成为提升学生素养的起点工程。
思想铸魂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要求全体教师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在育人育才过程中。
多年来,扬州市机关第三幼儿园绿杨园坚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引导教师深刻认识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明确自己肩负的培养下一代的神圣使命。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参观等多种培训形式,激发教师见贤思齐的主动性和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教师思考如何在具体情境中践行师德规范;通过宣讲优秀幼儿教师的先进事迹等方式,激发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此外,幼儿园引导教师树立和践行“儿童为本”理念,自觉抵制功利化倾向,让保教工作回归育人本质。同时,引导教师深入研究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以丰富的学识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幼儿的求知渴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强化制度建设,突出结果运用
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我园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考核体系,将教师的日常表现、教育教学行为、家长反馈等纳入考核范围。明确考核标准,确保考核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对于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对于师德存在问题的教师,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警告、扣除绩效分数等,促使教师不断规范自身行为。
加强家园合作与监督。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家访等形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了解家长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局面。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师德师风监督工作,设立家长意见箱、开通投诉热线等,家长可对教师的不当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幼儿园对家长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家长,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提升专业素养,助推教师成长
加强教师培训与学习。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其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幼儿心理辅导等各类教育培训,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学习,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
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和评课活动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幼儿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探索适合幼儿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教育科研,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幼儿园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并为教师提供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教师顺利开展科研工作。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幼儿园、教师和社会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师能精湛的幼儿教师队伍,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作者系扬州市机关第三幼儿园绿杨园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