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托管机构宛如守护孩子的“临时港湾”,在家长无法及时照料孩子时,承担照顾与管理孩子的重任,是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托管行业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机构设置缺乏标准、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为了给孩子们筑牢安全成长防线,打造优质托管服务环境,海安市主动担当,积极探索校外托管机构管理的新路径。
筑基:构建制度保障体系
2024年11月,海安市教育体育局与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民政局、住建局、城管局、卫健委、数据局、消防救援大队等八部门联合,出台了《海安市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建立起“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紧扣建筑、消防、环保、卫生、食品、交通、收费等安全要素,统一校外托管机构的设置标准、运营要求和开办流程,明确属地政府、相关部门、机构举办者三方责任,为校外托管机构规范化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让管理工作从此有了精准的“导航仪”。
固本:逐月推进属地备案
《意见》规定,在正式运营前,托管机构须向属地政府申请报备,报备材料初审合格的托管机构由属地教育、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进行实地查看,合格的托管机构须在醒目位置公示备案信息。备案材料及公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机构营业执照或登记证书、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消防验收或备案意见、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校车行驶证、校车驾驶员身份证及驾驶证、从业人员相关资质证明及无犯罪记录证明、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监督举报电话等。目前,全市已完成三批次属地备案工作,采用白名单形式向社会公示79家备案合格的校外托管机构,让行业面貌焕然一新。
护航:多维监管守护安全
海安市多部门联动开展高频次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行动,学校义务监督员每月全覆盖巡查,教体局每周开展日查和夜查,全方位确保托管机构安全运营。在教学监管方面,检查人员化身“侦探”,通过观察是否存在上课黑(白)板、是否统一印制练习或试卷以及与学生或家长交流、实地查看教材使用情况等方式,敏锐捕捉“隐形变异”培训迹象,坚决防范托管机构偏离服务本质。在安全检查环节,检查人员重点关注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消防栓能否正常供水、逃生通道是否畅通无阻、代餐服务是否办证等。今年“五一”期间,海安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多部门对全市各托管机构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检查治理,针对机构信息公示、办学资质、违规培训、人员管理、教材使用、收费管理、信息管理、设施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广告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编制发放校外托管机构联合治理工作快报,要求全市托管机构认真对照检查并迅速整改,努力为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赋能:提升托管课程质量
海安市教育体育局制定了《海安市校外托管机构课程提质方案(2025—2030年)》,引领校外托管机构积极响应国家“五育”并举号召,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增设名著阅读赏析、本土文化采风、自然生态调查、人工智能探究、艺术美学润心、科技制作及劳动教育、情绪调节管理等课程。例如,组织学生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传承红色基因;带领学生参观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开设手工制作、种植养殖等劳动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动手能力;开展个人情绪管理讲座与团体辅导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等。多元化课程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获益:创新管理成效显著
规范有序,市场焕发蓬勃生机。严格的备案与监管举措,让海安市校外托管市场脱胎换骨。越来越多的机构主动对照标准,完善自身条件,合法合规经营蔚然成风。个别未备案机构也在积极整改,努力向规范靠拢,整个行业呈现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安全无忧,筑牢成长坚固堡垒。多轮次安全检查行动,极大降低了机构安全风险。如今,走进海安市的校外托管机构,随处可见完备的消防设施、畅通的逃生通道、规范的食品储存,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生活,安全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
品质跃升,服务满足多元需求。在规范管理与社会监督的双重驱动下,校外托管机构纷纷提升服务品质。课程内容更加科学全面,餐饮搭配更加营养均衡,休息环境更加温馨舒适,从多维度满足了家长和学生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第二课堂”。
赞誉有加,赢得家长高度认可。白名单制度与服务品质的提升,让家长们的满意度节节攀升。家长们表示,如今选择托管机构不再迷茫,看到白名单上的机构,心里就踏实。学生家长对政府规范行业发展的举措纷纷点赞,托管机构的社会认可度显著提高。
思路:精心谋划未来发展
引领行业自律发展。海安市组建校外托管行业协会筹委会,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热心关注并积极支持协会发展,引导备案合格的机构主动入会,推进协会尽早成立并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引领托管行业规范自律发展;集中资源和人才优势,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托管机构价值理念、行业规范、环境文化、管理机制和服务标准,逐步扩大辐射影响力。
探索新型发展路径。海安市引导各机构主动融入智能时代,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展育人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学习服务,并结合市场需求,开发个性化、定制化托管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忘教育初心,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爱心托管和服务,为有特殊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专业化指导和发展机会。
打造托管行业品牌。海安市依托本地高校和教师发展中心,提供专业师资培训,开发差异化、特色化托管课程;对接红色旅游基地、社会实践场馆,开发学生研学项目,打造完整的托管文化生态;引导协会成立实体化托管服务公司,积极探索实施“社区嵌入式”托管服务,与社区共建“普惠托管+素质拓展”综合体,通过差异化服务破局同质化竞争,打造优质托管服务品牌,不断激发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作者系海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海安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