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格林幼儿园以“探究”为育人支点,构建了一套将自然体验、课程整合、数据支撑与家园协同融为一体的探究式学习体系,让幼儿在真实、开放、富有挑战的环境中实现看得见的成长。孩子们都亲昵地把幼儿园称为“童话乐园”。
提炼理念,明晰路径
盐城市教研部门立足儿童本体,依据杜威“探究认识论”和陈鹤琴“活教育”理论,顺应幼儿探究天性,以保护好奇心、激发探究欲为前提,提出“让探究成为幼儿自然的生活方式”的理念,努力让主动发现、动手尝试、大胆提问成为儿童感知世界、成长发展的自然习惯,使探究成为儿童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时时探究,处处探究,自然而不刻意,自然而不预设,自然而不勉强,如影随形,入脑入心。
为践行这一理念,格林幼儿园充分利用日常活动、支持性环境、园内外资源、科学探究游戏、园本节日五大载体,实施幼儿探究式学习。五大载体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织,互为补充。譬如日常活动与园本节日相互关联,有机结合后就能共同达成探究式学习的总体要求。幼儿园还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辟“全角度、全参与、全过程”探究的教学路径,鼓励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积极探究。以“全角度”为例,幼儿园开辟出不同学段的探究式学习路径:小班的路径是“激发兴趣—感官体验—动手操作”;中班的路径是“提出问题—情境递进—探究实践”;大班的路径是“观察记录—合作探究—猜想验证”。
完善课程,营造风格
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格林幼儿园逐步构建起以“主体性文化引领、生态性环境创设、跨域性活动生发、循证性过程评价、伙伴性家园协同”为核心的五维实施体系,推动探究式学习从“活动”走向“常态”。
幼儿园突破传统课程限制,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小红帽探究课程”体系。它以传统课程为基础,以特色课程为核心,以社会实践课程为拓展,以班级课程为补充,充满生活味、探究味、童趣味。例如在“环境创设”上,幼儿园在区域专家指导下,从儿童的视角重新审视室内外环境,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地制宜地改造优化适合幼儿发展的户外活动场地和室内公共游戏区等,创设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探究环境,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发展需求,让园所各个区域场所充满浓浓的生活味。幼儿园重视幼儿已有的探究经验,并鼓励幼儿通过实践、反思获得新经验,让幼儿学会在游戏中利用和调动各类经验,在探究中持续学习、持续进步。同时坚持以问题为切入点,组织科学探究活动,引发幼儿深入思考。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幼儿探究兴趣、探究能力的提升。
依托数据,支撑探究
格林幼儿园建立“迷你Green”资源云库,整合了200多个本土自然物、四季现象等数字资源,延伸了幼儿的探究视野。建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标细化为分龄、分领域的317条指标,实现“行为采集—行为分析—数据转换—决策改进”的循证教育闭环。利用平台生成幼儿探究行为的柱状图、雷达图等24类可视化模型,清晰呈现每个孩子在提问、操作、表达等方面的成长轨迹,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经过多年探索,格林幼儿园的探究式育人模式成效显著,辐射带动周边多所幼儿园共同发展,成为学前教育领域创新发展的“盐城样本”。数据显示,格林幼儿园幼儿在科学探究、艺术表达、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显著提升。例如,小班幼儿“主动提问频次”从每周1.2次上升至3.8次,中班“实验操作完整性”达标率从52%提升至89%,大班艺术探究“创意表达情节性”占比从45%增至82%。如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已推广至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域的1200所幼儿园,惠及11.5万名教师、20万名幼儿。
探究无止境。未来,格林幼儿园会继续将“探究”深度融入儿童学习与发展五大领域,激发儿童多方面潜能,提升儿童关键经验与综合素养,“让探究成为幼儿自然的生活方式”。
(杨柳系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幼特教教研员;王荣系盐城市格林幼儿园园长)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