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执教感悟 > 正文

亦甜亦酸的教师节

作者:戴海兰 发布时间:2014-09-23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2013年9月10日,我们在孩子、家长、同事的祝福声中开心地工作着,我还收到了些小礼物: 一片鸡冠花、三支喇叭花等,虽然每年都能收到这些祝福,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葛老师走过来对我说:“今天过节,下班就回家吧,有事明天再来做?”

“行, 孩子都被家长带走了?”

“还有田雪芳、田雪冬没人带,朱老师值日的,她在等家长。” “那好,你们回去吧,我也快了”。

当我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时,朱老师领着两个孩子走到了我面前焦虑地说:“园长,刚才女儿的老师打电话来说,女儿在学校发烧了,让我赶快过去。可是田雪芳的家长还没来,你能帮助照看一下吗?”

“好的,你去吧,路上小心。”我从桌上的喜糖盒里拿出两颗糖,姐弟俩一人一块。这两个孩子是上学期刚转来我们幼儿园的,父母是从贵州来我们砖瓦厂打工的,因为种种原因,其父母常常换砖瓦厂(有时半年就换一次),这就意味着孩子要常换幼儿园,这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是极为不利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多一些关爱。快五点半了,孩子的家长还没来,我翻开家长联系簿,拨打了田雪芳家长的手机,可是手机关机,懂事的田雪芳见状就说:“老师,你是给我爸爸打电话吗?”

“是的,可是你爸爸关机。”

“老师,爸爸不是关机是没电了,他经常这样的。”

“爸爸什么时候下班?”

“没准的。”

我之前也听老师们说过,他们的父母生了四个孩子,必须加班挣钱养家,所以接孩子也就不太准时。我问孩子:“老师送你们回家行吗?”

“好!”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田雪冬站在我电瓶车前面的踏板上,田雪芳坐在后座上,大约二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他们父母工作的砖瓦厂工地。田雪芳的妈妈蓬乱着头发、脸上流淌着汗水,背着一个约一岁的小女孩在垒砖坯,地上还有一约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在玩着几块满是泥渍的积木。

“她爸爸正准备去接孩子,谢谢!”孩子妈妈说。这时,田雪芳的爸爸前倾着身体推着满满一铁壳车的砖坯艰难地过来:“麻烦老师了,送完这车坯就准备去接她们的。”

“没事的,以后要准时去接孩子。”面对此情此景我们给这两个孩子的关爱显得那么无力,我的心里酸酸的,再也没了先前过节的喜庆。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我们怎样做才能帮到这些孩子们?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高邮市临泽镇川青幼儿园)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顾伟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