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容回避的哲学命题:幼儿园是个什么地方?
当今世界,尊重生命、关怀人性的信息,正悄悄地、广泛地传递着,不知不觉地侵润着我们的意识与行动。家电、汽车、手机,我们选择使人更安全、更舒适、更方便的产品;出游、家居、聚会,我们寻觅轻松、愉悦、恬淡的感觉。孩子入园了,他们想要或者适合怎样的幼儿园生活呢?于是,“幼儿园存在的意义”这一命题就这么严峻地来到我们目前,需要我们作出回答。
对此,我们的回答是:幼儿园是呵护生命胚芽的地方,是孩子的家园、乐园、学园。
生命的成长,取决于什么?
很多人会说,是遗传和营养、环境和教育,前者为身体,后者为心灵。但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消化吸收力不行,再好的食物,只会过过肠,再好的环境和教育,可能与他无关。
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小班的女孩,坐在桌边粘贴着她的雪人,非常专注。做的同时,她还不时地用眼睛瞄几眼同桌的伙伴。在她脸上表现出来的思想是很有意思的,可能是想看看伙伴贴得如何。这个小手怎么贴呢?她又抬起头,看看旁边的伙伴。这时,老师走了过来:动作熟练,拿过雪人小手,在胶棒上划了几下,贴到雪人身上……老师走了,女孩还在看着伙伴完成的作品,不时低头看看自己的雪人,因为她的雪人还没有嘴巴。桌上唯一的那支笔在她对面的伙伴手里,她在等。终于可以用了,她拿过笔,认真地在雪人脸上画了一个弯弯的嘴巴。
这个案例中的女孩,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并最终靠自己的力量画出了雪人的嘴巴,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一定也有足够的能力自己贴好雪人的手。但老师的替代,阻碍了这个女孩的自我教育:女孩失去了一次通过自己努力而发展内在能力的机会。“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我们对他们的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帮助他们去完成他们自己应该完成的有益活动。” [1]
由此可见,内在生命力,才是决定一个人生命成长的关键,是一个生命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胚芽。那么,孩子生命的胚芽表现为什么呢?具体说,就是每个人与生具有的真善美的本性,好玩、好探索的天性,专注当下、自主向上的品性,以及诸如好奇心、求知欲、爱模仿、好幻想之类的灵性。能让天性释放、灵性璀璨、品性张扬的教育,就能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体验、真切的成长感悟,就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
呵护,应落根为怎样的行为?
真正有意义的教育,需要用心灵呵护心灵、用生命呵护生命。呵护,必须落根行为。
一、做等得了,说得准,引得巧的教师
这样的幼教人,既有能等愿等的心境,更有一系列的技术来支撑,主要是会看、会记,会听、会说、会评的技术,会跟进的技术。这些技术,需要学习、需要练习、需要团队互助。
1.“学大家、大家行”。 所选的大家,有教育大家、观察幼儿方面的工具书两类,阅读对象和所选书籍,也分选读和共读两个部分,目前,我们共读的教育大家是蒙特梭利,主要著作是《蒙特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童年的秘密》,观察方面的工具书是《观察:走近儿童的世界》、《幼儿发展与评价》第7版。
2.读幼儿、读自己、读同伴。向孩子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向自己的学习,讲讲这样的故事,是一线教师最愿意也能做的事儿。我们的做法有:一是每周持续观察2个幼儿,以做到深度读个别孩子。二是每日与孩子目光接触的频率要尽可能高、时间尽可能长,以达到泛读全班孩子的目的。三是每月一篇“观察幼儿-解读童心”的案例,要求在剖析孩子的同时透视教师内心。
3. 实用为前提的园本培训。以提高观察-解读能力为主的培训为例:四年中,主要有:
培训策略为“分层按需培训”:园方开出培训菜单(对上述内容再细分),教师个人自选和园所指定想结合,确定施训员和受训对象。培训后有跟进,即关注实际效果。
二、探好玩、带劲的活动
“好玩”的原因,是因为感兴趣、新奇,“带劲”的背后,往往是有挑战。我们力求完整系统架构课程的同时,把以下活动做得更实、更精:
户外运动:“走,外面玩去。”【每天一小时的混龄运动。每学期一次的远足】
节日体验活动:“我做了,我才懂。”【如,元旦,做元宵中感悟团圆;三八节,和爸爸一起购买、包装、赠送妈妈奶奶的礼物感悟心中有爱……】
绘本阅读与生命体验系列活动:“我的绘本我的故事。”
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真心爱我爱你爱他,礼貌待我待你待他”。【如,调查,红绿灯下的文明行】
差异课堂:“我会,我来教你。”
这些活动,要么顺应孩子的天性,要么适合孩子的需要,要么呼应孩子的兴趣。在活动中,孩子可以尽情地说自己想说的话,做他喜欢做、能做的愿意的事情,画自己心里的画,跳自己想跳的舞蹈……用百种语言表现表达他的发现、他的感受、他的思想。
三、创自然丰富的环境
环境,是孩子的不说话的老师,什么样的环境,是孩子喜欢而有意义的呢?这里,我不再谈师幼关系或心理环境等无形的环境,只说说有形的物质世界。
1.孩子的大草坪
2.可灵活组合的活动器械与材料
3.便于涂鸦和张贴的墙面【环境要留白给孩子。】
总之,上述行为中有共性的地方,那就是教师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孩子的体会、感受孩子的感受,这,就是呵护的本质。
我喜欢看着孩子们像小鸟一样飞进幼儿园、磨磨蹭蹭地不愿离开幼儿园;喜欢看着他们大方地与生人交谈;喜欢看他们灿烂的笑脸、活泼健康的身姿;喜欢听他们甜甜的问候、纯纯的话语;喜欢看到他们能干的小手。这个时候,我知道,健康的生命力旺盛的胚芽正在形成!
最后,我用我园朴素的核心价值声明或护行为指南结束全文:孩子,在你或动或静的身姿下,我能抓得到你那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于是,我用微笑、抚摸、声音告诉你我的发现;进而,带着你或者跟着你,投入到一个个更有意思的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蒙特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 (意)蒙特梭利著;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1997重印)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