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严卫林
学校要发展,教师和学生要成长,校长培训必须先行一步,通过给校长充电,不断更新校长的管理理念,提升校长的管理水平。但校长培训不是随心所欲,要根据一线校长的真实需要,做到“因需施培”。
校长培训不仅需要理论支撑,更需要实践案例。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为了让校长能更好地顺应管理工作,除了需要校长自身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逐步积累管理经验、提高管理能力,还需要不断获得专业的培训,通过专家和领导的培训指导,充实校长的理论知识,丰富校长的理论素养,为校长更好地进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给校长管理壮腰强身,夯实底气。离开了必要的理论指导,校长管理有时就会增加盲目性、随意性,多走弯路,甚至错路。尤其是一些初任校长,上岗伊始,迫切需要得到扎扎实实的培训。
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校长不是理论家。在长期的边工作、边学习中,绝大部分校长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摸索和总结出一些适合校情的、富有成效的管理门道。诚然,校长管理需要理论知识,但校长培训无须过多地灌输理论。相反,为了提升管理档次,校长更需要的是听到一线经验型校长的成功做法,通过培训,让校长知道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该怎样更好地处理,避免日常管理中的失误。校长培训要以实际和实用为本,让校长通过培训可以借鉴。
校长培训不仅需要拓宽视野,更需要系统架构。管理是一项考验校长智慧的工作,需要通过培训不断充实校长的头脑,让校长成为智慧型校长,遇到问题临危不惧,从容淡定;遇到困难巧妙应对,科学决策,这些都离不开在不断培训中开阔眼界,启迪智慧,让校长做到见多识广。
学校管理面广量大,校长管理需要拓宽视野,但校长培训并不是多多益善,更不是没有系统地拼凑内容、完成任务。校长培训要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和内容,根据校长管理的需要量身定做培训方案,制定好系统的培训菜单,如教学、德育、科研、后勤、教师专业成长、财务管理、安全管理、舆情处理等,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
校长培训不仅需要集中辅导,更需要灵活方式。校长确实很忙,因而校长培训要尽可能地根据培训内容的特点,灵活机动,做到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校长培训也并不是非得集中培训。有时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视频直播;有时可以寄送培训理论知识,下载培训内容;有时可以让校长在群里展开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散培训虽然在形式上没有集中培训规范,但殊途同效,而且可以减少路上奔波,校长可以利用“边角料”的时间学习提高。
校长培训不仅需要走出去听,更需要把脉诊断。考虑到培训要面向大众,发挥集约型培训的功效,校长培训一般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以集中学习为主。通过培训,让校长反思、感悟、移植和嫁接到自己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这种“大一统”的校长培训发挥了集约型的作用,对广大学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学校千差万别,要因校制宜。事实上,校长培训要真正发挥作用,尤其是对薄弱学校的改进,更需要培训专家实地到学校开展“解剖麻雀”,对学校进行把脉和诊断,提出改进的方案,其他校长一起参与见证学校的改革,争取能“麻雀变凤凰”。这样的培训成效显著,改造了薄弱学校,对其他校长更有说服力、更有启发性和借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