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学生体质不断下降,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把体育纳入考试就能有效改善学生体质吗?笔者认为,这只是专家们的一厢情愿,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这里前些年体育是纳入中考的,计30分。七、八年级每周开两节体育课,名曰体育课,其实是“放羊课”,学生自由活动,九年级则一节体育课也没有。体育中考时,常有作弊现象,以确保几个“尖子生”能达到“优秀”就行了,其余则顺其自然。因为常发生作弊现象,体育中考饱受诟病,后来体育中考被废除。近年,又兴起体育中考,但情形依旧。对此,笔者认为,将体育纳入中考、高考,绝不是改善学生体质的有效办法,反而容易滋生腐败。
要有效改善学生体质,笔者认为,应多项措施并举。一是要求学生三餐吃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学生把吃饭当成副餐,把吃零食当成正餐,主次颠倒。一些零食高热量、低营养、添加剂多,怎能满足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怎能不危害学生的身体?为此,家庭、学校应联手教育、引导学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是上齐上足体育课,体育活动要多样化。体育课要真正“上”起来,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动”起来,并且要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三是让学生参加劳动。劳动是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学校可适当安排些劳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湖北省监利县福田中学)
(原载于2013年0308期《江苏教育报》)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