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求知模式,也是中国人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
但是修学旅行,特别是去国远游,往往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然而,改革开放让梦想变为现实!
在现今的中国,在出国旅行的人流中,出现了一队队追梦少年的身影。江苏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苏教国际”)自1996年起,利用丰富优质的海外教育资源,成功组织省内四万一千三百余名学子踏出国门,远赴四大洲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各类教育交流活动,参与人数多、覆盖区域广、组织效果好,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虽然苏教国际已把成千上万名学子带出国门,但静下来想一想,一种不安总是袭上心头:因为在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缺少了一类人——家境贫寒的学子。过去书本就是世界,现在世界就是书本。古罗马基督教思想家圣奥古斯丁说得有点绝对,但不无道理:“世界是一本书,不去旅游的人只读了它的第一页。”难道仅仅让他们只读书的“第一页”?不,不能。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和智慧,催生出创新的思路和行动: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指导和支持下,“苏教国际游学计划”公益助学活动——千校千生看世界,于2012年正式启动!活动坚持公平、公开、公益的原则,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省1000所中学中遴选并资助1000名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赴国外修学旅行,让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也能走出国门,开阔眼界、增加阅历、提高素质,同时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继2012年第一批51名学子赴英国修学旅行之后,2013年第二批41名中学生参加了赴加拿大的公益游学活动。活动受到广泛的肯定和欢迎。
“此次‘千校千生看世界’活动,学生是受益者。人生的这一经历定会给学生成长烙下深刻印记。感谢江苏省教育厅,感谢所有为学生得到‘公平教育’默默奉献的组织者和老师们。中国梦,梦圆东方,教育路上我们一路见证!”扬州中学对活动的评论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而那收入眼帘的美景,藏于心田的感悟,已转化为参加加拿大公益修学旅行学子们追梦进行时的正能量!
一次难得的机会
“‘走路去纽约。’这是一群山里孩子发出的声音。以前觉得从泥土地踏上柏油路已是不易。”常州市第三中学的陶元凡满怀感恩与兴奋登上国际航班赴加拿大时,“还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飞机,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出国……如此多的第一次让我如此兴奋,以致我丝毫没有感到坐飞机的不适。”江苏省昆山中学的郭志华激动不已。他的父母更是喜出望外:“能得到这个名额完全出乎我们意料,作为他的家人,我们为他感到骄傲。”
“当飞机快速上冲,穿透云层时,我还不能相信自己已踏上了出国游学之路。飞机周围的白云,更让我仿佛置身梦境之中。我一遍一遍地问自己:‘为什么苏教国际和学校会给我这次机会呢?’”江苏省洪泽中学的朱心雨不由得默默念道:“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给了我这难得的体验机会。”
史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高二学生,家住南京六合新黄。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他,除南京以外的地方都没去过。“在国内,我也只是通过电视、书籍等途径了解加拿大,这次让我走进加拿大,我简直不敢想象。”难以抑制的喜悦和好奇让他出发前彻夜难眠。“有了这次经历,我对国外不再感到陌生和神秘,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发愤图强,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勇气。”
一次难忘的回忆
“中、加两国之间的友谊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在多伦多的第一站便是参观白求恩故居。在那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一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智慧、坚忍与无私。他用自己的生命写下共产主义的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群伟人的存在,社会才能进步与发展。”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关紫佩心潮起伏。
“刚踏入渥太华市的大门时,我几乎难以置信,那儿的人们竟要遵守两种迥然不同的法规,一种是英国版本,一种是法国版本。汽车与行人有条不紊地走动着,竟完全分不清哪儿是遵守英国法的公民,哪儿是遵守法国法的公民;他们是如此和谐而又井井有条地共同生活在这一方净土之上。”无锡市东林中学的何晴感到震惊。
“亲临加拿大不可能不目睹大自然的神奇杰作——尼亚加拉大瀑布。‘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在这长达1000多米,高近60米的巨大白幕前,谁不被那震耳欲聋的咆哮声所征服,谁不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所震撼!”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的潘梦雪忍不住大声尖叫!盐城市伍佑中学柏冬冬惊叹:“我被那一泻千里的水流吞噬了。它让我久久回味,久久不能忘怀。它让我明白了世界的宽度和高度。”
关紫佩告诉我们:这次修学旅行的另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参加中、加文艺汇演。她便是表演队的一员。“在多伦多安顿下来后,我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三场演出: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古筝、萧传出天籁,剪纸、书法非同凡响,中国功夫更是闪亮登场……众多白皮肤,蓝眼睛的老外连连喝彩。当听到可以学几招太极时,他们争先恐后;当我们与他们对拳、赠送礼品时,场面是那么盛大,那么隆重……”南京市燕子矶中学的阮诗杰回忆:“种种感人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说来真是不可思议,我竟于北京时间的十月二日在加拿大度过了一生难忘的国庆节。在多伦多议会大厦前,首先是中华传统的舞狮子,表演者都不是中国人,却舞得有板有眼。继而庄严的国歌乐曲响起,我放声高唱国歌,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另一片国土,在那一刻,我流泪了,不是怯懦,不是思乡,而是一种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由心而生。最后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与多名加拿大政府官员发表演讲。加方人员不约而同地指出,如今的中国在世界上已经发展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加拿大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也会长久保持。我遥望着东方,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挠的国家——中国正在崛起。”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的潘梦雪眼里闪着泪光。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胡姝感慨:“时间虽然短暂,但却留下了最珍贵的回忆。”那一刻所有站在国旗下的江苏学子潸然泪下。
一次人生的启迪
“之前,我生活的圈子很小,认为世界也很小,自己懂的很多。参加了这次活动,我才发现世界很大,我只是很渺小和很普通的一个人。”江苏省泗洪中学的胡海泉认为:“活动使我开阔了视野,接触到了以前不曾接触到的事,更好地理解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加拿大黑溪村耳闻目睹加拿大先民最原始的住所和生活,史康写道:“最强烈的感受只可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我开始问自己,这种所有的生活用品,哪怕一针一线都要靠自己亲手创造的生活,其间的艰辛和磨难,真的仅凭当年的一时冲动就能忍耐下来吗?在这个被毒蛇咬就得砍脚、被火烫只能敷些野草、天寒地冻还需劳作才能生存的地方,他们靠什么坚守下来的呢?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信念和精神支撑着他们、希望和信仰激励着他们、责任和执着指引着他们、坚韧和无畏鼓舞着他们,是那种世代传承的精神和品格帮助他们战胜种种难以想象、难以忍受的煎熬痛苦。为了心中的信仰,即使风餐露宿,依旧斗志昂扬、勇往直前。”
“多伦多大学全球排名十七,可见进入这所大学要付出的艰辛。走过布满枫叶的路步入图书馆,看着里面专注的学生,我暗暗握手成拳:我一定要不断努力,用功读书,将来一定要进入这样的学府完善自我。” 郭志华这样表明心迹。“领悟自然,便升华了精神境界,这是我梦幻之旅的最大收益。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我要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今人言:心多大,舞台便多大。而我要说,舞台多大,心便多大。我努力,我坚信:不久,是的,不久,我的梦幻之旅就会变成现实之旅。不只是多伦多,世界文化名城都会见证一个中国女孩融入世界的虔诚。”安宜高级中学的沈若子有这样的目标。
“加拿大之旅眨眼而过,却让我获益匪浅。我明白了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但是中国是我的根,他国再好,也无法提供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也无法让我感觉到家的温馨。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好好学习吧,让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南京市燕子矶中学的阮诗杰下了这样的决心。
关紫佩说得好:“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领跑了几千年之久,只是近百年来的错误与挫折使我们暂时落后。未来的中国还能否再次领跑,中国是否能被世界看得起,一切都取决于中国人民自身努力,而我们,青少年,将是这支队伍的主力军,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怎样,我的祖国便是怎样。”
南京市行知实验中学孟子豪望着五星红旗招展在异国土地,自豪之感油然而生:“此时拾起地上的一片枫叶,让它承载我的梦想,激励我勇攀人生的高峰,搏击未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学富五车,常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这,便是贫寒学子在修学旅行中的探索与信念。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听学子们的心声,苏教国际更有决心将公益游学活动进行到底!
编辑:李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