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大家论道

应识少年愁滋味

作者:周竹生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人生识字烦恼始。小孩子从背上书包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他们将告别所谓的无忧无虑的生活,面对生活中、学习中、交往中各种纷至沓来的烦恼和忧愁。随着新知识、新学科的增加,孩子们的课业负担与日俱增。随着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成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情殷殷,其心切切,孩子们面对的压力愈来愈重。

这种压力来自各个层面,由诸多因素形成。有课业负担。有家庭、学校定位过高、期望值过大而带来的负担。有择校和随之而来的经济上的负担。现在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实社会,许多家长常常手持升学这根大棒在孩子面前乱舞,由望子成龙发展到了到逼子成龙,孩子没有退路。在学校里,一些成绩差的同学学习跟不上,进了课堂就犯难,做到作业就头疼,遇到考试便提心吊胆,排到名次更是如坐针毡。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日子也不好过,好上加好,南大后面还有北大。外加的压力,也足以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用不着费力地举证,只要想一想我们家中哪个最早起身,最迟回家。最早最迟的人十有八九是上学的孩子。披星而出,戴月而归,对于他们,“小太阳”的称谓是不符实的,他们是很少见到太阳的起落的“小太阳”。那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同一个时空中挤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孩子的头顶顶着一层厚厚的云块。

孩子脸上多云转阴,家长依旧熟视无睹。因为自古以来人们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在大人们看来,忧愁从来不跟小小年纪沾边,忧愁是大人的专利。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家长难以经常性的去设身处地的体察孩子的难处,也难以行之有效地去分担孩子忧愁。非但如此,有的家长还有给孩子层层加码,步步施压。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心理尚未健全,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压力过大,积忧成疾,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功课不能学好,而且心理上受到扭曲,产生了厌学逃学、偷窃扒拿、寻衅滋事、自寻短见等各种不良的后果。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产生厌学情绪,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情绪激动、脾气暴躁?很多情况下是孩子心中积蓄已久的忧愁焦虑的一种释放。而最容易找到的发泄攻击对象就是孩子所依赖的父母。如果此时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一无所知,孩子将会更加孤独苦闷。如果父母知道了这种变化而不解个中滋味,不明其中诱因,还是用常规的思维去面对,用更为蛮横的手段去弹压,以压制压,以气攻气,那就很容易火上加油,忙中添乱,难以收拾。

承认孩子的忧愁困扰,正视孩子的忧愁现象,化解孩子的忧愁压力。作为父母首先应当告诉孩子,人生总是与酸甜苦辣相伴随的,生活中不尽人意的事情常有,困难和挫折常在,不论发生什么情况,要尽可能地冷静和理智地对待,不要让悲观或者消极的色彩染黑绚丽多彩的人生。作为父母更要用自身乐观处世的积极态度去感染孩子,用父母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宽慰孩子,用父母的爱心和家庭的暖巢去融化忧愁的寒冰,让阳光驻留孩子的心田。

多解除一点孩子的忧愁,让孩子脸上多带一点笑意,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不要担心没有好的收成。

(作者单位:丹阳教育局)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刘北洋

应识少年愁滋味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周竹生

人生识字烦恼始。小孩子从背上书包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他们将告别所谓的无忧无虑的生活,面对生活中、学习中、交往中各种纷至沓来的烦恼和忧愁。随着新知识、新学科的增加,孩子们的课业负担与日俱增。随着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成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情殷殷,其心切切,孩子们面对的压力愈来愈重。

这种压力来自各个层面,由诸多因素形成。有课业负担。有家庭、学校定位过高、期望值过大而带来的负担。有择校和随之而来的经济上的负担。现在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实社会,许多家长常常手持升学这根大棒在孩子面前乱舞,由望子成龙发展到了到逼子成龙,孩子没有退路。在学校里,一些成绩差的同学学习跟不上,进了课堂就犯难,做到作业就头疼,遇到考试便提心吊胆,排到名次更是如坐针毡。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日子也不好过,好上加好,南大后面还有北大。外加的压力,也足以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用不着费力地举证,只要想一想我们家中哪个最早起身,最迟回家。最早最迟的人十有八九是上学的孩子。披星而出,戴月而归,对于他们,“小太阳”的称谓是不符实的,他们是很少见到太阳的起落的“小太阳”。那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同一个时空中挤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孩子的头顶顶着一层厚厚的云块。

孩子脸上多云转阴,家长依旧熟视无睹。因为自古以来人们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在大人们看来,忧愁从来不跟小小年纪沾边,忧愁是大人的专利。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家长难以经常性的去设身处地的体察孩子的难处,也难以行之有效地去分担孩子忧愁。非但如此,有的家长还有给孩子层层加码,步步施压。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心理尚未健全,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压力过大,积忧成疾,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功课不能学好,而且心理上受到扭曲,产生了厌学逃学、偷窃扒拿、寻衅滋事、自寻短见等各种不良的后果。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产生厌学情绪,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情绪激动、脾气暴躁?很多情况下是孩子心中积蓄已久的忧愁焦虑的一种释放。而最容易找到的发泄攻击对象就是孩子所依赖的父母。如果此时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一无所知,孩子将会更加孤独苦闷。如果父母知道了这种变化而不解个中滋味,不明其中诱因,还是用常规的思维去面对,用更为蛮横的手段去弹压,以压制压,以气攻气,那就很容易火上加油,忙中添乱,难以收拾。

承认孩子的忧愁困扰,正视孩子的忧愁现象,化解孩子的忧愁压力。作为父母首先应当告诉孩子,人生总是与酸甜苦辣相伴随的,生活中不尽人意的事情常有,困难和挫折常在,不论发生什么情况,要尽可能地冷静和理智地对待,不要让悲观或者消极的色彩染黑绚丽多彩的人生。作为父母更要用自身乐观处世的积极态度去感染孩子,用父母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宽慰孩子,用父母的爱心和家庭的暖巢去融化忧愁的寒冰,让阳光驻留孩子的心田。

多解除一点孩子的忧愁,让孩子脸上多带一点笑意,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不要担心没有好的收成。

(作者单位:丹阳教育局)

编辑:李月昭

责任编辑:刘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