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是十分重视教育的,他们把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幼儿教育也得到重视和加强,为了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办园体制、办园形式、收费标准多样化,各幼儿园努力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环境,注重园本课程的开发。
笔者在韩国考察了全罗北道的教育委员会和部分幼儿园,发现国家规定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地方有教育计划,而教育的课程领域与内容则由幼儿园确定。因此,各幼儿园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师资水平、生源状况、设施设备等开发课程,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虽各园的课程及内容不尽相同,但是部分幼儿园开展了“韩服日”的活动,幼儿园设立里专用教室,教室里配置韩国传统的家具、服装、茶具等物品。每月活动一次,每次活动时教孩子如何穿韩服,穿上韩服如何坐、站立,如何做茶道等,学习传统游戏、童歌、童话等。
“韩服日”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多么鲜明而又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呀!在世界上,无论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如何,都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因为爱国是国家内聚和社会稳定的一种精神力量。爱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纵观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为祖国的生存独立、繁荣富强、外抗强敌、内除民贼,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对自己的祖国表达了深厚的感情,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产生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为新世纪的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爱国主义教育,在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在幼儿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最原初、最朦胧的教育,是一种生命的最初生长态势和人类思想、文化的碰撞。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看起来其内容和形式简单、朴实,但不乏有其深刻的内涵,我们用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民族自豪感浇灌爱国主义的种子,培育好爱国主义的根基,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研究和实际表明,从幼儿阶段开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导致知行脱节或知行不一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要解决知的问题,而且是要解决行的问题。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要经历以情感和意志为中介的内化和外化两次飞跃,这其中只要个体在情感和意志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障碍,飞跃就难以实现。在幼儿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孩子的心理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中指出:“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儿童、少年和青少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我们要使这些观念成为有血有肉的东西——用高尚的道德行为的生动的实例来充实它”。我们应该通过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活动体验和感悟爱国主义的境界,应该开展象“韩服日”之类的活动,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心理体验。
爱国主义教育的心理体验是广泛的,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去开发,应该在各种生动的心理体验中震撼孩子们的心灵,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江阴教育科学研究室 江苏教育新闻网驻站名师 徐杰)
编辑:李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