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大家论道 > 正文

袁贵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作者:袁贵仁 发布时间:2015-10-19 来源: 《光明日报》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要借重要讲话的东风,开启我国艺术教育的新征程,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科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艺术教育对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课内课外相互联系、校内校外相互促进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开齐开足艺术课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艺术教育资源。鼓励学校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艺术课程,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艺术教育特色。

二是按照把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要求,创新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要把课外艺术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并建立记录制度,因地制宜开展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艺术活动,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深入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

三是按照培养“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加大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和艺术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教育的教师都应是“最美”的工程师。要有计划、分步骤配齐专职艺术教师,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中小学可以采取“走教”方式满足艺术师资需求。深入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提倡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与中小学校建立“定点实习顶岗”机制,联合和依托各级文联、文艺家协会、文艺志愿者协会开展文艺支教志愿服务、艺术家进校园项目。建立开放灵活的资源共享平台,将优质艺术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学校和课堂。

四是按照有特色高水平的要求,支持艺术院校改革发展。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有一批高水平艺术院校及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努力产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及教学资源,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完善艺术院校与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支持建设世界一流艺术院校和一流艺术学科,引导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好艺术类学科专业。建立健全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加快“马工程”有关文艺类重点教材的编写审议出版工作。

五是按照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教的要求,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艺术教育及其效果应当可监测、可评价。要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并向社会公布,不断开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新局面。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