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刘艳:她愿把生命最后一分钟留给讲台(图)

作者:徐保卫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记者 徐保卫 通讯员 任练 张爱菊)沛县张庄中心小学刘艳,是一名普通的乡镇教师,工作13年来,她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两年前她患了癌症,但她没有被击垮,更没有倒下,坚持继续播撒爱与责任的种子。

刘艳是学校的学科骨干,35岁的她在讲台上已度过13个春秋,多次荣获沛县教学质量调研第一名。作为班主任的刘艳,对同学的关怀无微不至。谁的成绩下滑了,谁爱忘东西,谁有偷懒的习惯,谁有不自信的问题……这些对刘艳来说,都了如指掌。 可两年前,突如其来的癌症彻底打乱了她平静的生活。2012年11月下旬的一天,刘艳在上课时腹痛难忍,站不住,说不出话,连手上的粉笔都无力抓住,掉在了地上。去医院检查,结论是“子宫癌早期”。当她听到“癌”这个字时,瞬间觉得天都塌了。“天天都是黑夜、眼泪、恐惧、崩溃、无奈……天天靠语录支撑着,靠别人的鼓励坚持着!”日记中,刘艳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这会是我的最后一天吗?”刘艳时常这样问自己。她暗自叮嘱自己:刘艳,你不能倒下! 在家人和医生的鼓励下,恐惧不安的日子很快过去。刘艳请求医生先给她开一些药把病情控制住,直到寒假才住院进行手术。 就这样,很长一段时间,刘艳向学校和同事隐瞒着自己的病情。为了不耽误学生课程,刘艳把每次化疗时间都安排在周末,做完化疗,周一早早赶回学校。

刘艳把工作当作治病的最好方法。当我们来到学校见到刘艳时,如果不是那张消瘦的脸和因化疗而必须戴着的帽子,记者很难想象,她是一位癌症患者。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好,现在开始上课了。”刘艳拍了拍手,刚刚还有点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孩子们端端正正地坐着。课堂上,她不断地采用分组朗诵和一个个过关的方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笑声、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

“我的身体已经好多了,站个45分钟,一点也不累。”下课后,刘艳拍了拍衣服上的粉笔灰说:“每多上一堂课,我都会觉得又赚了一点时间,是孩子们给我坚持的动力。”患病后,刘艳依旧每天早上7时准时到校,带领学生打扫卫生、晨读、做课前预习,为孩子们辅导功课。有时在上课过程中,病痛突然来袭,她也会面带微笑悄悄忍着,把自己最美的一面留给学生,却只有在转身板书的时候才偷偷擦去额头上的汗珠。因为化疗导致严重脱发,没过多久,学校领导和同事还是发现了她的病情。校领导提出让她回家休养,她毫不犹豫地婉拒了。校领导又让她放弃班主任工作,去教课务比较轻的副科,她也拒绝了。她说:“我喜欢我的工作,离不开我的学生,我爱他们。站在讲台上感觉我就是一个健康人,工作是我治病的最好方法。”

在学校的每一个人眼中,形容刘老师集中有5个词汇:敬业、坚强、执著、认真、爱心。校长刘伟评价她“是学校里的一面旗帜 。入校十年来,刘老师从未请过假。她是我们学校的一面旗帜,无论是教学方法、学生成绩还是学生的生活,她都做到了最好,学校常常以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自豪”。同事吴彩丽赞美刘艳:“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患病的刘老师还是像往常一样,上课时一丝不苟,学生的作业还是照批照改,就连鼓励加油的批语都没少,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的学生陈天阳说,刘老师是严师也是慈母,学习上,刘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一丝不苟;生活中,刘老师对我们非常好,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对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

刘艳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别人无法了解一个癌症患者对生命的珍视、对事业的执着。我知道生命十分脆弱,但我的学生让我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所以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如果我的生命里只剩下一分钟,我想留给讲台。”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