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钱小玲:一切为了学生(图)

作者:李陶逸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无锡教育网

用智慧去耕耘,用情去关注,用爱去抚育,用心去聆听。17年来,她在播撒爱心的同时,收获着幸福与快乐。她是新区实小教师钱小玲。

爱心培育幸福花

四年前,钱小玲接手了一个全校闻名的“问题”班级。班上学生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不佳,更有部分孩子非常任性自我,没有集体观念。对此,钱小玲没有抱怨更没有抵触,而是下定决心和孩子们共同努力。开学的第一天,她这样告诉孩子们:“你们的过去如何,老师不想知道,我只想看你们的现在和未来!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努力改变,让人刮目相看!” 钱小玲的这番话在同学们的心中掀起了波澜,他们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别的老师一进我们教室就皱眉头,她却一脸微笑地和我们打招呼,也从不提我们的种种缺点,这个老师我喜欢。”钱小玲的与众不同,给予了孩子们信心和鼓舞,师生关系也在彼此尊重和信任中稳固地建立起来。此后,她从整顿班风入手,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重新民主改选班干部,积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班级的风气。当班级第一次拿到学校的“常规先进班”和“卫生先进班”时,孩子们激动得直鼓掌;家长看到教室墙上的那两面锦旗,也欣喜万分地对钱小玲说:“真的没想到我们这个班还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对于学生,钱小玲总能给予更多的关爱与耐心。多动症孩子小孙是令全校师生都头痛的一员,他不善于与人沟通,自控能力差,脾气暴躁伴有轻微暴力倾向,经常惹是生非,并且注意力严重涣散,无心学习。“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钱小玲为他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单独给他进行辅导,帮助他完成课堂作业;在他犯错误时,钱小玲又通过个别交流、写日记接力语等各种方式引导其转变思想,改正错误。钱小玲还专门为小孙组织了一堂“寻找闪光点”的主题班会课,课上同学们纷纷说出小孙的优点,大方、爱劳动……不善于表达的小孙当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当小孙有了点滴进步时,钱小玲就大胆地奖励他担任值日班长:“当时全班同学傻眼了,以为我搞错了。但当时我分明感到小孙眼里那份欣喜与信心。”在爱的感化与帮助下,小孙渐渐有了良好的转变,他积极地融入到班集体中,成绩也有了显著地提高。

常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钱小玲深切地感受到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她学会了用真情和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智慧和坦诚,去开启学生的心锁。她以智慧和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赞赏,同行的肯定。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为常年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钱小玲始终走在教研的前沿。她对待语文教学工作始终一丝不苟,曾多次承担校、区、市级心理辅导、品德、语文学科公开课;她潜心研究班集体管理,将心得体会撰写成文,多次为全校教师及其他兄弟学校老师作班主任专题讲座,深受欢迎;她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中,敢于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大胆探索实践新教法。课堂上,她总是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课题导入到精读课文,都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讲解生动,课堂上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及预习复习的能力。根据课文特点,她还会布置多样化的作业如编排课本剧、举办诗歌朗诵会、小小故事会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活跃学生思维,做到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

同时,她善于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在作文、体育、文艺、绘画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她也因此多次获得全国作文指导奖、园丁奖、优秀辅导奖。

新区实小实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在学校,钱小玲是出了名的“好师父”,从班主任工作到语文学科教学业务,她都一一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她向新教师共享自己的教案课件,开放自己的每一节语文课。每次。她自己先上一节示范课,再去新教师班上听一节课,听完还要帮助他们评课说课。每到期末,就是钱小玲最忙碌的时候,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成功地完成汇报课,她常常要一遍遍地帮助他们磨课,不断改进优化到满意为止。在她的引领帮助下,她所带的青年教师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在历年来无锡市各类会课比赛中屡获佳绩。

用爱心播种,用智慧耕耘,是她教育工作中一生的追求。走在教育的道路上,她愿随时播种,等待花开,将这一路长途点缀得清香四溢!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