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派教育 > 杏坛星光 > 正文

吴敏秋:如山如水的挚爱(图)

作者:曹连观 邱梅生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初冬时分,记者来到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采访。走进该院动物科学学院,一位面色微红的消瘦中年人已等候在接待室了,他就是该院临床兽医学教授吴敏秋。如果不是事前了解了相关背景资料,记者无论如何也不能将眼前这位两眼深凹但却炯炯有神的中年教师,与一个曾经的肝癌患者、两年前做过肝移植大手术的病人联系在一起。“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战胜病魔,重返教学科研一线?”面对记者的提问,吴敏秋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爱。

他的毅力源于爱

2009年12月18日上午9时许,一纸诊断书摆在了吴敏秋的面前:原发性肝癌。然而上午10时,第三节课上课铃声还没响,吴敏秋已经站到了讲台前。作为临床兽医学教授的他,肯定懂得自己病情的凶险。但这一天他为任教的班级上了4节课,一如既往地轻松幽默,生动细致。第二天又上了一整天实训课,直到下午下课后,吴敏秋才将病情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之后他并未按领导的要求停下工作、休息治疗,而是马不停蹄地又赶赴苏州吴江,给动物检验检疫员进行了两整天的培训。

虽然是一个被诊断患有癌症的人,但吴敏秋依然从容不迫地穿梭于病房与教室之间,即便在肿瘤切除手术的前一天,他仍然在病床上编写书稿。护士几次来收缴电脑,吴敏秋总是“哀求”:这个书稿是答应给学生下学期用的,不能按期完成就要影响教学了。手术后,他休息了不到一个月就到学校上班了。之后两年里,吴敏秋肝上又发现了新的病灶,进行了多次介入治疗,但是他的课一节都没缺。

2012年春天,吴敏秋在上海做了肝移植手术,之后把医生规定的4个月休息期压缩了一半,术后第70天就戴着口罩出现在教室里。领导“赶”他回家,他只淡淡地说:“不放心呀。我能说话、能写字,说明我的身体还行,还是我自己来吧。”曾有一位医生看到病床上的吴敏秋整天抱着电脑,感慨地说:有这种毅力的人,是一定能战胜任何疾病的。而吴敏秋的毅力正是源于他的爱——对学生、对同事、对家人的爱,以及对自己所献身的教育事业的爱。

爱是教育的灵魂

面对吴敏秋肝移植所需的80万元巨额医疗费,江苏农牧学院校领导带头每人捐助2万元。离休多年,年过八旬的老校长捐出20万元设立助学基金后,又让老伴送来最后的积蓄4万元。吴敏秋的学生给他妻子发短信,安慰说只要把吴老师照顾好就行了,钱的事不用操心。一个东北的学生要赶到医院配型,准备为吴敏秋捐肝……谈起患病之后学生、同事、领导等各方面的关爱,一直平静的吴敏秋几度哽咽。“做你的女儿没有做你的学生那么幸运!”吴敏秋的女儿曾娇嗔而不无伤感地说,而女儿的话让吴敏秋有点失落。反躬自省,吴敏秋的时间的确主要流向了教室、实验室、养殖场。然而,职责所系、良知所系、情感所系,他都不得不这样做。吴敏秋总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灵魂。

2009年,在肝癌确诊前,吴敏秋不顾多年的肝病折磨和繁重的教学、科研、行政工作压力,接下了一个后进班的班主任工作。该班是全院闻名的“掉链班”,3个学期换了6名班主任。他拖着病体,满怀关爱深入到学生中——课间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动态;与学生一起上自修,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从学生早晨起床直至就寝,他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耐心去演绎师爱、父爱……在他的努力之下,这个班奇迹般地慢慢转化了,成为一个多次在各项竞赛中获得荣誉的班集体。

吴敏秋对家人的爱同样是深挚的。看到他化疗期间,一顿饭要吃一两个小时,一口饭吃了再吐、吐了再吃的时候,相濡以沫的妻子深知,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亲人在强迫自己吞咽。女儿也渐渐理解了父亲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超越亲情又涵蕴着亲情的大爱,甚至为自己没有成为一名教师而遗憾。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有一次吴敏秋上实习课,一位女生因为不敢把手伸到牛的口腔中进行检查,但又不愿放弃难得的实习机会,急得留下了眼泪。吴敏秋就用自己的手护着这位女学生的手伸到牛口腔中,耐心教她学会了相关操作。这位学生后来深情地说道:“那堂课我终身难忘。吴老师在我的心中既像父亲一样严厉,又像母亲一样慈爱。”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爱是一种责任,一种坚守;母爱则是一种温情,一种体贴。吴敏秋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全院出名的。学生们都知道,听他的课不能迟到、不能旷课、不能玩手机,考试不能作弊;然而每次学生评教,他又总是名列前茅——学生们在课堂内外感受到了那山一般巍峨、厚重、不言自威的爱。

吴敏秋对学生的关爱又是无微不至、令人动容的。他曾多次请家境贫寒的学生到家里做客;寒潮袭来时,他把家里所有的御寒衣物送到学生宿舍;为了找回迷恋网游的学生,他踏遍学校周围的网吧,凌晨两点把学生送回宿舍才回家休息。甚至在自己身患癌症之后,他还从自己有限的治疗费中分出一部分,资助一位同样患肝癌,但家里因贫困已经准备放弃的学生,让他和自己一起去上海治疗,延长了这位年轻人的生命。

诚哉斯言。如山如水的挚爱,成就了吴敏秋这样一位平凡而杰出的教师。

编辑:汤雯

责任编辑:刘北洋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