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是物理课,景老师来上课了。每当这个时候丹阳八中初三景老师执教班级的学生就会有一点小小的兴奋。
景老师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目光立即被景老师所吸引。景老师高高的个子,硬朗的身材和高亢的语调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上课一字一句干脆明了,一招一式干净利索,富有磁性的音色响亮动听,大家都喜爱上景老师的物理课。
景老师物理课上得好,他的学生爱听,是同学们心目中的“高大上”老师;景老师的物理课上得棒,他的同事们称道,是物理老师心中佩服的“高大上”同行。
让景老师“高大上”亮相的是江苏省初中物理评优课的赛场。
2014年10月24日下午,苏州市草桥中学叶圣陶礼堂,2014年江苏省初中物理评优课颁奖大会在这里举行,丹阳市第八中学物理教师景璟第一个出现在《简单电路设计》组一等奖名单中,成为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
景璟深切地体会到了厚积薄发的成功喜悦。此时此刻,景璟不在乎名次的高低,他在乎辛勤的付出有了可喜的回报,在乎丹阳八中和自己的名字一齐回响在叶圣陶礼堂,自己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回想起这两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景璟感慨万千。
选拔赛:景璟承担“东道主”的压力
本学期初,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中学研训处物理教研员薛夏炎老师在物色丹阳市参与省物理评优课选拔赛的种子选手时,看中了市八中景璟老师。薛夏炎老师通知八中,一是丹阳市第八中学作为镇江市的省评优课选拔赛主办学校,二是学校景璟老师参赛。
接到薛夏炎老师的通知,景璟不免感到一丝紧张。景璟工作也已经10年,曾多次参加丹阳市级赛课,也曾参加过镇江市的评优课和基本功赛,并获得一等奖,但即便如此,想象即将到来的比赛,景璟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想到薛老师总是跟自己说“你还需要锻炼”,看来这次薛老师真是要把自己放到“炼丹炉”里了。
在省级比赛的舞台上锻炼,在别人看来,机会来了,因为景璟作为“东道主”,占有出线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但是景璟感受到的却是来自“主场”的压力。
景璟刚调入八中不到两年,他需要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接到任务之后,景璟自己心里明白,能代表丹阳参加比赛是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要对得住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景璟必须卸掉身上太多的包袱,不能在本校同事和领导面前有任何失误。担任三个班的初三物理教学任务,景璟的时间已被占满,有时一个人在实验室忙于组装实验器材,心情有时也会像手指粘上的“502”胶水一样,黏黏的,硬硬的,心情糟糕时,景璟也想到过退让放弃。八中张文华校长看到了景璟的不佳情绪,多次来到办公室跟景璟聊天,询问他的备课情况。安慰说:“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尽力就好,上课准备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简简单单的几句话,给了景璟很大的启发,很好的勉励。景璟想到,何不换一种方式来享受这样的过程呢?给自己一点压力,化作前进的动力,对未来寄托一些希望!
这次省评优课的课题之一是《综合实践活动——简单电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江苏省初中物理评优课比赛课题还是第一次出现。很多专家认为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对选手来说这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备战课题,景璟积极的向初中物理中心组各位前辈和镇江教研室谭主任讨教,在网上和书籍中搜索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文章学习,和同事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模式。景璟逐渐理出头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景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活动过程要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实验探究、交流与评价等过程。通常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的是多课时的,而如何在物理课堂上短短的45分钟内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这节课的关键,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为了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景璟选择了三个小课题让学生设计与制作,并突出学生的汇报交流环节。景璟还设计制作了模型面板帮助他们熟悉物理情景,也便于学生的汇报展示电路设计。这样的设计让这节课区别于正常的物理课,更加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和活动性。
评优课:景璟作为“冲刺者”的完胜
有人说,上公开课语文老师只需带张嘴,数学老师带把尺,最麻烦的是物理、化学老师。化学老师带的是瓶瓶罐罐的药品铺,物理老师带的是小五金杂货铺。到苏州参赛,景璟的实验器材塞满了汽车后备箱,小到电池开关,大到几十斤重的电路展板。
2014年10月22日下午,景璟一行四人来到了苏州草桥中学,这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母校,校园不算大,但很精致。全省13大市的参赛选手和观摩老师也陆续到达,与观摩教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参赛老师表情都很凝重,可以说,热闹的气氛中夹杂这些许紧张的气息。主办学校的安排很周到,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有一个联系老师,通过联系老师,参赛选手可以了解上课班级的学生情况。曹桥中学的张老师告诉景璟,他所抽到的班级学生成绩不错,就是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有点闷。这对景璟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因为这节课需要学生上台汇报,并要求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求很高。唯一的办法只能在课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教师的喜爱之心,上课时积极调动学生的活动气氛。为了消除陌生感,预热学生,景璟开动了脑筋,用足了自己的“高大上”优势。
大城市的小孩子不怕生,在与景璟见面的时候,学生都表现的很热情。景老师说:“张老师在我面前表扬你们了,她说我们班的学习成绩都不错,而且还特别提到我们班的同学上课都喜欢表现自己的能力,上课气氛非常好,我觉得我很幸运能和你们一起合作完成这节课。”学生都很兴奋,有个小女孩开玩笑说:“我们上课表现好了,有什么奖励吗?”景璟笑着说:“你们需要什么奖励啊?”一个小男生说:“我要吃哈根达斯。”另一个小女孩说:“我要吃瑞士奶糖。”景璟笑着说:“老师是农村来的,没听说过你们说的这些好吃的东西。”那个小女孩接口道:“那就算了,就棒棒糖吧。”全班哄笑,出乎景老师的意料,这些孩子跟景老师见面的气氛非常好,这也增强了他的信心。
躺在宾馆里整整一个晚上,景璟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上课时的场景片段,也分不清是醒着还是在做梦。早上5点多就起来整理实验器材。上午的第二节课很快就到了,看着场下几百位听课老师和十多位评委,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不过好在景璟也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他集中注意力,很快就进入了角色,镇定自如,有条有理,学生积极配合,小组长的汇报和学生的评价效果也非常好,这一节上得犹如行云流水,起伏有致,状态和效果超出了预期。
从孩子们高兴的神情中,从观摩教师赞许和评委老师欣赏的目光中,景璟感觉到自己的这一节课成功了。
从讲台上下来,景璟犹如从指挥千军万马的战场上走下来,豪情万丈。他意识到上课的过程不单是一个学习和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更是一个展示自我的过程,他投入这个过程,同样也享受这个过程。
更重要的是,景璟更加坚信,只要真心投入,在不足百尺的教室里,堂堂七尺男儿把课上好,赢得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也可以体验明星般的“高大上”的好感觉。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