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童心渡口:32年的光与暖在这里生长

——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袁亚琴的教育行歌

作者:张春梅 张春新 徐海平 芮琼瑶 发布时间:2025-07-1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春梅 张春新 徐海平 芮琼瑶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中,有这样一位领航者,她以三十余载如一日的坚守,将爱化作扬起少年理想的风帆,用责任铸就守护童心的港湾。她,就是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德育校长袁亚琴。32年来扎根教育一线,她曾获“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南通市优秀教师”“南通市优秀党员”“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学科带头人”等多项荣誉称号,既是同行眼中满怀大爱的教育先锋,又是少先队员心中温暖明亮的知心引路人。

  红色铸魂,信仰灯塔下的童心律动
  “红色基因就是少先队员最鲜亮的精神底色。”这是袁亚琴反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让红色精神浸润童心,她精心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矩阵。“红色寻访”活动中,她化身历史讲述者,带领少先队员们走进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在斑驳的枪炮展品与泛黄的历史影像间,她将先烈们浴血奋战的故事娓娓道来,从枪林弹雨的惊险瞬间到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少先队员们屏息聆听,崇敬之情在心中悄然生长。活动后,一位少先队员感慨道:“听袁校长讲故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除了实地寻访,她还让红色文化在校园处处绽放。国旗下的“微党课”像蒲公英一样传递信仰,红领巾广播站的“红色故事口袋”装满星辰大海,连走廊的文化墙都变成了“时光隧道”,孩子们触摸着浮雕上的麦穗与齿轮,指尖沾满了历史的温度。在她的推动下,红色信仰如星火燎原,在少先队员心中深深扎根。
       活动育人,成长花园里的生命拔节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力所在。”袁亚琴以此为教育信条,不断创新少先队活动形式。在附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勋章”。袁亚琴打造的“红领巾小岗位”像魔法棋盘,图书角的“小管家”学会了用扫码器整理绘本,环保岗的“小卫士”发明了“落叶 compost 计划”,最内向的小辉站在讲台前介绍新书时,眼睛里跳动着自信的火花:“这本书的腰封,是我重新设计的呢!”
        袁亚琴还善于挖掘传统节日的育人密码。传统节日在她手里变成了“文化盲盒”:清明的艾草书签里夹着《诗经》里的草木诗,端午的香囊车间飘着《离骚》的墨香,中秋的“月光诗会”上,孩子们用手语演绎《水调歌头》,月光与童声一起流淌成河。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活动,既丰富了校园生活,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暖心守护,心灵港湾中的潮汐之歌

  在袁亚琴眼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她时刻关注少先队员们的身心成长,用细腻的关怀为孩子们构筑心灵避风港。成绩优异的小萱,因家庭变故变得沉默寡言,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袁亚琴发现后,主动成为小萱的“知心姐姐”,课余时间的谈心、成长故事的分享、生活趣事的交流,点滴温暖逐渐融化了小萱心中的坚冰。同时,她积极联系家长,共同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在她的努力下,小萱重拾自信,成绩再攀高峰。
  为了给少先队员们更专业的心理关怀,袁亚琴考取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为家校共育注入专业力量。她组织开展“男孩女孩”主题讲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用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正确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在她的引领下,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温暖向上的氛围。
       匠心领航,卓越团队中的灯塔集群之歌
  作为江苏省袁亚琴优秀辅导员工作室领衔人,袁亚琴深知“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她以工作室为平台,通过专题培训、案例研讨、实践观摩等多元形式,搭建辅导员成长阶梯。她的“成长胶囊”里有每周的“案例解剖课”,有带着青年教师蹲点观察的“儿童行为实验室”,还有模拟少先队活动的“沉浸式剧场”。她的笔记本里记着每个徒弟的“成长刻度”。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胡蓉、刘闽融、芮琼瑶等一批青年辅导员迅速成长,成为少先队工作的中坚力量。在这支优秀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海安市少先队工作硕果累累,多次获得上级表彰。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片丹心铸师魂。袁亚琴用爱与智慧,在少先队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她是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是少年成长的温暖引路人,是教育团队的卓越领航者。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教育者的坚守,这是教育人对育人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更是教育工作者匠心精神的生动诠释!
  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周灵

童心渡口:32年的光与暖在这里生长
——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袁亚琴的教育行歌
发布时间:2025-07-18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张春梅 张春新 徐海平 芮琼瑶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春梅 张春新 徐海平 芮琼瑶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中,有这样一位领航者,她以三十余载如一日的坚守,将爱化作扬起少年理想的风帆,用责任铸就守护童心的港湾。她,就是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德育校长袁亚琴。32年来扎根教育一线,她曾获“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南通市优秀教师”“南通市优秀党员”“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学科带头人”等多项荣誉称号,既是同行眼中满怀大爱的教育先锋,又是少先队员心中温暖明亮的知心引路人。

  红色铸魂,信仰灯塔下的童心律动
  “红色基因就是少先队员最鲜亮的精神底色。”这是袁亚琴反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让红色精神浸润童心,她精心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矩阵。“红色寻访”活动中,她化身历史讲述者,带领少先队员们走进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在斑驳的枪炮展品与泛黄的历史影像间,她将先烈们浴血奋战的故事娓娓道来,从枪林弹雨的惊险瞬间到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少先队员们屏息聆听,崇敬之情在心中悄然生长。活动后,一位少先队员感慨道:“听袁校长讲故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除了实地寻访,她还让红色文化在校园处处绽放。国旗下的“微党课”像蒲公英一样传递信仰,红领巾广播站的“红色故事口袋”装满星辰大海,连走廊的文化墙都变成了“时光隧道”,孩子们触摸着浮雕上的麦穗与齿轮,指尖沾满了历史的温度。在她的推动下,红色信仰如星火燎原,在少先队员心中深深扎根。
       活动育人,成长花园里的生命拔节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力所在。”袁亚琴以此为教育信条,不断创新少先队活动形式。在附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勋章”。袁亚琴打造的“红领巾小岗位”像魔法棋盘,图书角的“小管家”学会了用扫码器整理绘本,环保岗的“小卫士”发明了“落叶 compost 计划”,最内向的小辉站在讲台前介绍新书时,眼睛里跳动着自信的火花:“这本书的腰封,是我重新设计的呢!”
        袁亚琴还善于挖掘传统节日的育人密码。传统节日在她手里变成了“文化盲盒”:清明的艾草书签里夹着《诗经》里的草木诗,端午的香囊车间飘着《离骚》的墨香,中秋的“月光诗会”上,孩子们用手语演绎《水调歌头》,月光与童声一起流淌成河。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活动,既丰富了校园生活,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暖心守护,心灵港湾中的潮汐之歌

  在袁亚琴眼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她时刻关注少先队员们的身心成长,用细腻的关怀为孩子们构筑心灵避风港。成绩优异的小萱,因家庭变故变得沉默寡言,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袁亚琴发现后,主动成为小萱的“知心姐姐”,课余时间的谈心、成长故事的分享、生活趣事的交流,点滴温暖逐渐融化了小萱心中的坚冰。同时,她积极联系家长,共同为孩子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在她的努力下,小萱重拾自信,成绩再攀高峰。
  为了给少先队员们更专业的心理关怀,袁亚琴考取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为家校共育注入专业力量。她组织开展“男孩女孩”主题讲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用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正确面对成长中的困惑。在她的引领下,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温暖向上的氛围。
       匠心领航,卓越团队中的灯塔集群之歌
  作为江苏省袁亚琴优秀辅导员工作室领衔人,袁亚琴深知“独行快,众行远”的道理。她以工作室为平台,通过专题培训、案例研讨、实践观摩等多元形式,搭建辅导员成长阶梯。她的“成长胶囊”里有每周的“案例解剖课”,有带着青年教师蹲点观察的“儿童行为实验室”,还有模拟少先队活动的“沉浸式剧场”。她的笔记本里记着每个徒弟的“成长刻度”。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胡蓉、刘闽融、芮琼瑶等一批青年辅导员迅速成长,成为少先队工作的中坚力量。在这支优秀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海安市少先队工作硕果累累,多次获得上级表彰。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片丹心铸师魂。袁亚琴用爱与智慧,在少先队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她是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是少年成长的温暖引路人,是教育团队的卓越领航者。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教育者的坚守,这是教育人对育人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更是教育工作者匠心精神的生动诠释!
  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