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风采

活泼泼地生长:绽放成长的最美姿态

作者:倪庆华 吴雪琴 发布时间:2025-04-30 来源: 江苏教育报

  “活泼泼”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动自然、充满生机的美好样态,这种样态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和活力。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秉承让学生“活泼泼地生长”的办学主张,以“多彩社团”为育人载体,构建“基础+特色+个性”三级课程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多元发展的蓝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

  文脉传承,培植传统文化自信 

  红色的书写台上,三张洒金宣纸铺展开来。陈霄翰、赵沐言、吉熠扬3名学生手提毛笔,神情专注,笔走游龙,“思源桥”“飞渡桥”“朗清桥”9个字跃然纸上,围观的学生拍手叫好。这是学校“桥名我来写”征集活动中的一幕。几天后,3名学生的书法作品便镌刻在桥头的石碑上。

  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园有一条活水河穿校而过,河面上静卧三座桥,加之地处黄桥革命老区,学校凝练出“文风水韵育桃李,翰墨丹心润华年”的办学特色。建校之初,学校确立诗联教育特色,引导学生在诗联书画上探究和发展,丰厚文学底蕴,树立文化自信。

  学校每栋教学楼上都有名家题写的巨幅楹联,展示着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在南北主干道东侧的楹联广场上,学生们可以赏读诗联作品,浸润传统经典。清晨,美好的一天从楹联诵读开始;午间,学生在诗联赏析中感悟文字魅力;延时服务时间,学生们在整本书阅读中汲取营养;社团活动中,学生跟着老师读楹联、对对子、讲楹联故事、书楹联作品,学着将楹联与美术融合,创作各种各样、精美别致的文创作品。在一年一度的诗词楹联节中,学生古诗新唱,在浅吟深诵中感受诗联优雅的魅力,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

  强健体魄,铺就昂扬生命底色 

  春日和风中,运动员进行曲响彻操场,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节开幕式如火如荼。全校3000多名学生整齐列队,精神抖擞走过检阅台。足球、篮球、投掷、跑步、跳远、爬行、下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赛项目,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为了打造“全员参与、全程激励”的运动绿色生态,学校构建“低、中、高”三阶段差异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大课间+社团+赛事”三级联动机制,将体能练习融进课堂,创新设计“游戏化、竞赛化、情境化”的课堂;创编韵律操、体能操、绳操、功夫扇、水袖扇等,让大课间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引进校外专业教练资源,开设篮球、足球、羽毛球、跆拳道、啦啦操等10多个体育社团;创新趣味运动会、足球班级联赛、三门球班级联赛、楹联闯关赛、冬季三项比赛等,将竞技精神与团队协作融入校园文化。学生们的精气神更足了,笑容也更灿烂了。

  艺术浸润,唤醒审美创造潜能 

  红色的地毯、矗立的乐谱架、纸箱装裱的背景、自制的海报架……这是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别致的“风景”——草根舞台。场地设备可以自由组合,唱的、跳的、舞的、画的,学生只要有才艺,不管水平如何,都可以登台表演或展示作品。学生们在这里尽情挥洒才艺,许多孩子也从草根舞台出发,走到学校大剧场的聚光灯下。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徜徉艺术海洋,学校成立各式各样的艺术社团。每周社团活动日,悠扬的旋律与灵动的舞姿交织,编织出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动图景:合唱教室里,歌声飞扬,那是童年幸福的回响;民族舞排练厅,舞姿翩跹,汗水滴落,那是学生坚持的诗篇;葫芦丝社团,学生指尖在七孔间跳跃,乐声空灵,那是诗意心灵的放飞。

  学校还依托本地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版画、布艺、水墨画、剪纸等特色艺术社团,构建立体多元的美育体系。版画社团,学生从磨版、勾稿到雕刻、拓印,完整体验传统版画制作流程;布艺社团,学生用灵巧的双手和无限的创意,将一块块普通的布料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水墨画社团秉持“书画同源”理念,通过梅兰竹菊专题临摹、山水小品创作,领悟“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的美学精髓;剪纸社团突破传统窗花样式,将红色文化、校园生活、家乡新貌融入创作。大厅里,连廊上,功能教室内,处处都是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

  科技创想,启迪未来智慧之光 

  今年3月27日,“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观摩交流研讨活动”在学校举办。第一个展示的社团是梦幻科技组,大舞台上,学生们快速输入编程,打开遥控器,16个机器人跳起欢快的韵律操。头顶翻飞的无人机编队、地面展示的人机对弈、人机书法比拼引得与会者啧啧称赞。

  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学校创设无人机、电子焊接和趣味编程社团。无人机社团里,学生熟练使用Mind+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星际物资运输”,利用“LED编程灯效”编排无人机夜间灯光表演;创意电子焊接社团里,学生们学习基础的焊接技术,了解电子元件的作用,制作简单有趣的电子作品;趣味编程社团则以“游戏化学习+跨学科融合”的方式,通过拖拽式积木编程激发学生的数字创造力,用Scratch角色库制作《古诗里的春天》动态画卷,营造“落花飘动”“蝴蝶路径”等动画效果,同步巩固语文课古诗意象……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创办仅6年,但“活泼泼地生长”已被赋予丰富的内涵:人文精神的濡染、健康体魄的拔节、艺术审美的浸润、科技创新的萌发……各种各样的生长,在这里汇集成和谐自然、千姿百态的育人气象。

  (倪庆华,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教务处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吴雪琴,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执行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责任编辑:朱璐

活泼泼地生长:绽放成长的最美姿态
发布时间:2025-04-30   
来       源:江苏教育报  
作       者:倪庆华 吴雪琴

  “活泼泼”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生动自然、充满生机的美好样态,这种样态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张力和活力。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秉承让学生“活泼泼地生长”的办学主张,以“多彩社团”为育人载体,构建“基础+特色+个性”三级课程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多元发展的蓝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

  文脉传承,培植传统文化自信 

  红色的书写台上,三张洒金宣纸铺展开来。陈霄翰、赵沐言、吉熠扬3名学生手提毛笔,神情专注,笔走游龙,“思源桥”“飞渡桥”“朗清桥”9个字跃然纸上,围观的学生拍手叫好。这是学校“桥名我来写”征集活动中的一幕。几天后,3名学生的书法作品便镌刻在桥头的石碑上。

  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园有一条活水河穿校而过,河面上静卧三座桥,加之地处黄桥革命老区,学校凝练出“文风水韵育桃李,翰墨丹心润华年”的办学特色。建校之初,学校确立诗联教育特色,引导学生在诗联书画上探究和发展,丰厚文学底蕴,树立文化自信。

  学校每栋教学楼上都有名家题写的巨幅楹联,展示着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在南北主干道东侧的楹联广场上,学生们可以赏读诗联作品,浸润传统经典。清晨,美好的一天从楹联诵读开始;午间,学生在诗联赏析中感悟文字魅力;延时服务时间,学生们在整本书阅读中汲取营养;社团活动中,学生跟着老师读楹联、对对子、讲楹联故事、书楹联作品,学着将楹联与美术融合,创作各种各样、精美别致的文创作品。在一年一度的诗词楹联节中,学生古诗新唱,在浅吟深诵中感受诗联优雅的魅力,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

  强健体魄,铺就昂扬生命底色 

  春日和风中,运动员进行曲响彻操场,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节开幕式如火如荼。全校3000多名学生整齐列队,精神抖擞走过检阅台。足球、篮球、投掷、跑步、跳远、爬行、下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赛项目,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为了打造“全员参与、全程激励”的运动绿色生态,学校构建“低、中、高”三阶段差异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大课间+社团+赛事”三级联动机制,将体能练习融进课堂,创新设计“游戏化、竞赛化、情境化”的课堂;创编韵律操、体能操、绳操、功夫扇、水袖扇等,让大课间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引进校外专业教练资源,开设篮球、足球、羽毛球、跆拳道、啦啦操等10多个体育社团;创新趣味运动会、足球班级联赛、三门球班级联赛、楹联闯关赛、冬季三项比赛等,将竞技精神与团队协作融入校园文化。学生们的精气神更足了,笑容也更灿烂了。

  艺术浸润,唤醒审美创造潜能 

  红色的地毯、矗立的乐谱架、纸箱装裱的背景、自制的海报架……这是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别致的“风景”——草根舞台。场地设备可以自由组合,唱的、跳的、舞的、画的,学生只要有才艺,不管水平如何,都可以登台表演或展示作品。学生们在这里尽情挥洒才艺,许多孩子也从草根舞台出发,走到学校大剧场的聚光灯下。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徜徉艺术海洋,学校成立各式各样的艺术社团。每周社团活动日,悠扬的旋律与灵动的舞姿交织,编织出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动图景:合唱教室里,歌声飞扬,那是童年幸福的回响;民族舞排练厅,舞姿翩跹,汗水滴落,那是学生坚持的诗篇;葫芦丝社团,学生指尖在七孔间跳跃,乐声空灵,那是诗意心灵的放飞。

  学校还依托本地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版画、布艺、水墨画、剪纸等特色艺术社团,构建立体多元的美育体系。版画社团,学生从磨版、勾稿到雕刻、拓印,完整体验传统版画制作流程;布艺社团,学生用灵巧的双手和无限的创意,将一块块普通的布料变成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水墨画社团秉持“书画同源”理念,通过梅兰竹菊专题临摹、山水小品创作,领悟“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的美学精髓;剪纸社团突破传统窗花样式,将红色文化、校园生活、家乡新貌融入创作。大厅里,连廊上,功能教室内,处处都是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

  科技创想,启迪未来智慧之光 

  今年3月27日,“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观摩交流研讨活动”在学校举办。第一个展示的社团是梦幻科技组,大舞台上,学生们快速输入编程,打开遥控器,16个机器人跳起欢快的韵律操。头顶翻飞的无人机编队、地面展示的人机对弈、人机书法比拼引得与会者啧啧称赞。

  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学校创设无人机、电子焊接和趣味编程社团。无人机社团里,学生熟练使用Mind+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星际物资运输”,利用“LED编程灯效”编排无人机夜间灯光表演;创意电子焊接社团里,学生们学习基础的焊接技术,了解电子元件的作用,制作简单有趣的电子作品;趣味编程社团则以“游戏化学习+跨学科融合”的方式,通过拖拽式积木编程激发学生的数字创造力,用Scratch角色库制作《古诗里的春天》动态画卷,营造“落花飘动”“蝴蝶路径”等动画效果,同步巩固语文课古诗意象……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创办仅6年,但“活泼泼地生长”已被赋予丰富的内涵:人文精神的濡染、健康体魄的拔节、艺术审美的浸润、科技创新的萌发……各种各样的生长,在这里汇集成和谐自然、千姿百态的育人气象。

  (倪庆华,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教务处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吴雪琴,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执行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责任编辑: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