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深入乡村宣讲艾滋病防治知识
“飘动的红丝带,连接着关爱。”这是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红丝带志愿者服务队的美好的心愿。从7月8日开始至7月15日,9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河南省商城县开展了艾滋病宣传周系列活动,各种形式的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大学生志愿者们所到的街道上、乡村中,有“红丝带”飘扬的地方,就有志愿者爱心足迹。
淮阴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取样近二百份对商城县农民“艾滋病常识与态度”进行调查,有78.6%的农民表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有所了解,62.5%的被调查者能够说出一些艾滋病防治方法。从农民对艾滋病人的态度转变方面来看,农民对艾滋病的态度由恐惧排斥向主动防治转变,转变比例有70.8%。但是有19.4%的多人对艾滋病的认识有误区,这表明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工作还需加强。鲇鱼山乡新华村的一位村干部对大学生志愿者说:“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一直是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他们理应得到关心和帮助。大学生红丝带志愿者服务队将为农民群体送去更多的关爱和健康,希望这样的公益活动要坚持下去。”
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由淮安市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红丝带健康包”深入到乡村发放给农民,先后发放给鲇鱼山乡、河凤桥乡和白塔集乡的近200名农民。“红丝带健康包”里面包含了防治艾滋病宣传手册、创可贴、指甲刀、香皂等劳保用品和资料。志愿者把这些健康包发放给广大农民,向他们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并在现场设立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咨询台,现场讲解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提高健康安全意识和艾滋病防护能力。鲇鱼山乡外出打工刚回来的李师傅说:“我在北京打工时,红丝带基金曾到工地赠送健康包,如今大学生把健康包已送到家门口了,我感到很亲切。你们这些‘红丝带’都是我的好孩子,欢迎以后去更多的地方开展活动,让更多的农民朋友了解艾滋病和防治知识。”
来自商城县的50多名儿童来到了新新幼儿园,他们当中以留守儿童居多。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看到这么多的哥哥姐姐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大学生志愿者们一一送上精心准备的书包、文具等礼物,带领小朋友亲手制作红丝带邮寄给外地打工的父母。大学生志愿者们集中为这些孩子们进行健康辅导,并精心设计开展健康安全教育、科普展示、趣味运动会、蔬果拼盘等多项游戏或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活动快结束时,孩子们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起纷纷写下自己的心愿,贴到象征美好的爱心墙上,祝福孩子们健康快乐。新新幼儿园的杨虹老师告诉记者,这个活动在留守儿童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让我们有了更大动力和更多的责任感,也让在外打工的家长们心里踏实。对此希望社会各界要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加此次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焦玲同学表示,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还将组织更多的红丝带志愿者,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