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苏大教师尚笑梅找到了“标准中国人”

作者:钟 静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不久前,从苏州大学传来喜讯,该校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教师尚笑梅历经5年不懈的努力,主持并构建完成了“中国服装用人体信息数据库”项目。这项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服装业提供了人体轮廓数据和产业数据及标准,更为实现服装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换句话说,这就为中国服装工业化生产找到了“标准中国人”,填补了服装业一项重要空白。

人体体位轮廓数据,又称体表尺寸,不仅是服装制作的依据,也是服装行业的重要资源。不同地域的人各有什么样的人体特征?各种尺寸的人群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不掌握这些数据,在设计服装和确定成衣生产量时就会造成盲目和被动。据介绍,许多中国的企业在制作成衣时,对尺寸、号型等的判断基本都靠经验,往往导致成衣与人体型号不吻合,不仅穿着不适,常常还会因为生产配置量不合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建有丰富的人体信息数据库,有了这些科学的数据标准,欧美等国家在成衣市场占据着明显的领先优势。这成了一直关注中国服装业发展的尚笑梅心头的一个结。

工程量巨大、资金匮乏……一系列原因直接导致了我国人体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滞后。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曾号召建立“大类服装人体标准数据库”,出于对国产服装业的热爱和追求,2006年参加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时,尚笑梅提出了建立中国数据库的议案,并表示“由我们先来试试吧”。她要解开自己的“心结”。

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开启了5年不平坦的科研历程。

构建人体信息数据库,最重要也是最繁杂的工作,就是大量的测量和采集数据。中国地广人多,地区、民族、性别、年龄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测量的人体部位有很多,比如肩宽、颈椎高、腰高、背宽、胸围,等等,多达几十个,都需要一个一个地来。一开始,经费缺乏,测量工作全由尚笑梅和她的学生们来完成。“起初学生不懂测量方法,我就先给他们培训。”尚笑梅说,“每个样本,都需要2到3名测量者进行反复测量,最多的时候,一个样本要测9次。”每次测量,测量者都要反复地蹲下、站起,再蹲下、站起。一天下来,常常感觉头晕眼花,站都站不稳。时间长了,有些学生难免抱怨,每到这时,尚笑梅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们是在做一项事业,为这个行业,也为国家……”

学校对尚笑梅的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开展教职工体能调查时,设置了“人体形态测量”项目,提供数据支持;为全校教职工体检时,专门为尚笑梅小组提供了专用房间并增加测量项目。“后来,我们就直接与其他高校进行项目合作,由他们负责当地人体数据测量与采集。” 日积月累,被测量者的范围一步步扩大了,数据库一天天成型了。

测量工作只是一个开始,要得到一个可用的数据,至少还要按照140%的比例进行测量采集;获得相当数量的数据以后,还有验证的问题;数据库初步形成以后,数据的容量、分布等又成为新的难题……尚笑梅和她的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步步向前走。

5年过去了。数据库已经成功收录3000多个人体样本数据,尚笑梅他们寻找到了“标准中国人”。问到这个数据库对我们普通人的意义,尚笑梅告诉记者,在网络购物中,人体数据库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可以按照买家生活的地区、身高、体重等个性选项来智能选购,很快就能找到尺寸与个人体型相一致的衣物,轻松选择,避免失误。”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