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访团记者参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SMT教学工厂
王素娟/摄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缺乏“行业针对性”和“岗位针对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营销人员需面向复杂人群开展工作,岗位性质要求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同一企业营销人员的一次性需求数量有限,使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订单培养客观上存在较大难度。如何改变原有培养模式,以新的培养模式去适应这种需要,是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课题。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适应这种变革,于2006年与深圳爱迪尔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校企联合培养行业营销人才,并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招生,“爱迪尔珠宝”订单班应运而生。
经过六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该校在营销专业人才订单培养模式、基于岗位的课程体系与实训体系、校企互通的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方面积累一些经验,培养了符合珠宝行业与企业需要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珠宝营销订单人才培养的成效引起了其它行业与企业的关注,推动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培养人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积极探索,不断完善营销人才订单培养模式
无锡商院市场营销专业开办于1995年,2006年以前与高职院一样,过于注重营销人才培养的“普适性”,这导致了该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岗前培训方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基于长时间的调研,该院认为,“立足行业,依托企业,坚持素能本位,校企深度融合”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自2006年与深圳爱迪尔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为其订单培养珠宝营销人才以来,校企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入,合作的成效日益显著,订单培养模式日趋完善。截止2012年,双方已连续6年累计订单培养学生423名。
与深圳爱迪尔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从开始的企方提出人才需求订单由校方单方面培养,到后来的校企双方不断融合,珠宝营销人才的订单培养模式得到了不断完善,现已形成了校企双方“八共同”的“订单”培养模式,即“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共同教育管理、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设立奖学金、共同关注学生就业”。这种“订单”模式具有可复制性,既可为其它行业营销人才培养所用,也可为其它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所借鉴。
深入研究,构建基于岗位的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
在“立足行业,依托企业,坚持素能本位,走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之路”理念的指导下,该院以培养行业(珠宝)、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出发点,将职业岗位定为珠宝门店店长、督导、业务主办、区域经理、乃至公司营销总监,将就业岗位定为导购员、店长助理。同时教育、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根据企业对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心态、进取精神、诚信品质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坚持素质与能力并重,将岗位素质与能力归纳为“职业基础素能”、“行业通用素能”、“岗位专用素能”和“职业拓展素能”四个方面。据此进行课程和实训项目的体系构建,在课程设置和实训项目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将考证内容融合于课程和实训之中,真正做到“课证融通”。这一课程体系结构相对固定,但可根据合作行业、企业不同而调整课程内容,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尤其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养的提升必须在实践中完成,为此,该院构建“仿真模拟-专项训练-校内教学企业(“校中店”)轮岗实训-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四个环节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整合资源,打造双师教学团队
爱迪尔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拥有200余家加盟商的大型珠宝公司,公司设立了专门的培训部,有实战经验丰富的专职培训师近10名。合作六年来,爱迪尔公司累计承担400课时的教学任务,并先后排16位经营骨干和培训讲师为订单班学生授课。企业人员的加入使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的“双师”结构日趋合理。
2007年11月,无锡商院两名市场营销专业老师赴爱迪尔公司参加企业培训师培训,其中程传荣老师获得爱迪尔公司“十佳讲师”资格认证(全国十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该院营销专业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得到了提升。新一批赴合作企业挂职锻炼的计划已经排定,这一方面可以掌握来自企业的第一手资料,用于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造就一支“知行业、懂企业、精技能、善传授”的专业教学团队。此外,该院还将以项目(课程、教材、课题)为载体,加强专兼教师之间的合作,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共同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被列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优化环境,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营销人才的职业技能只有在实战中才能得到锻炼与培养。随着校企双方合作的加深,深圳爱迪尔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投资150万元在该院建成了“爱迪尔珠宝无锡商院形象店”,该店为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提供了全真的实训环境。每年销售收入近10万元。
无锡商院充分利用了这一校内实训基地,做到珠宝门店经营“教学做”一体。平时有计划地将学生分组,每个学生都归于相应的班组,进行店长、导购员等岗位的轮岗实训,进行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和现场销售等项目训练。这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和工作中去,实现了不出校门就可以“工学结合”。这种实训既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校企共管,创新“公司化运作”学生管理模式
“订单班级”采用双班主任制,即由校企双方各派一名人员担任班主任。企方人员主要负责企业文化的长期渗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校方人员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等。整个班级的管理实施“公司化”运作模式,即班级成立了“赛尔思”公司,设立了总经办、企划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营销部、编辑部等六部一室,各部门经理定期向总经理汇报工作,班级的各项事务完全实行了公司化管理。这样,“班级就是企业”,推行公司化管理就是要加强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最终将学生培养成既具备职业素养,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既在心态上接近社会与企业,又在技能上符合行业需求。校企双班主任制的学生管理模式被江苏省高教学会评为2007年“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二等奖”。
随着珠宝营销专业订单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毕业生供不应求,人才培养成效日益彰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陈凌孚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蒋家奇主任、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工商联黄金珠宝业商会秘书长夏德时、苏州经贸学院、浙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外人士、兄弟院校来我院考察校内营销实训基地、珠宝营销人才订单培养模式。
珠宝营销人才订单培养的阶段性成果也备受企业关注与认同,2008年参照珠宝营销人才订单培养模式,与红豆集团达成了“千名店长培养工程”的合作协议,为其培养服装营销人才,与三六一度国际有限公司达成了为其培养体育用品营销人才的协议。目前营销订单班在校生计有323名,累计订单培养702人。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