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江苏牧医学院大学生“组团下乡”服务“三农”

作者:沈大雷 吕玉婷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娄嫚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大三的学生,可就是这么一个身体单薄、个子不高的小姑娘,却曾经接生过小猪仔、为猪打过针,还运用科学养殖理念增加了猪场养殖的经济效益,从一名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成长为业务精通的企业员工。

在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像娄嫚这样下乡服务“三农”的学生不在少数。“去年,我校就选派了4个二级学院5个专业的330名大学生下农村,直接参与了科技服务‘三农’工作。”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何正东告诉记者,该校采用整班或按地区、产业分组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学生科技助农团,将学生的暑期实顶岗实习、毕业生产实习与科技服务有机结合,让科技真正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学校还遴选出品学兼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派驻到“一村一品”的龙头企业,加强这些企业的技术力量,使这些企业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有人管,把损失降到最低点,真正做到企业与科技“零距离”对接。

学生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扎实工作积极发挥科技帮扶作用,在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成本核算、风险意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村企业带去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养殖企业的一致好评。大学生科技助农团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大学生专家”,如耿金强同学因表现突出,获得了当地政府颁发的“助企帮扶优秀大学生”称号;刘健等3位同学已经与帮扶企业初步达成就业协议,真正成为了当地龙头企业“不走的专家”。

此外,大学生下乡服务“三农”,也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与社会的磨合期。“我们的课堂就在农场里,通过亲自动手去做,我才发现很多东西是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实际情况纷繁复杂,并不能用一个公式、一条定律去分析。”大学生科技服务团成员之一的周静回忆自己的实习经历,深有体会。

“通过下乡服务‘三农’,学生们已经在实践中熟悉了企业运作的整体流程,获得了超越书本知识的实践经验,等他们走上社会,就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承担工作任务,这也为企业培养出了更多实用人才。”该校党委书记吉文林说。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