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 > 正文

江苏农林职技院:带动农民走上致富路

作者:沈大雷 发布时间:2015-09-09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帮着农民赚

江苏农林职技院:带动一方农民走上致富路

在镇江市句容的农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致富,不找乡长找院长。”这个在当地百姓中间享有盛誉的学院,就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发挥自身科技、人才和产业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农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院党委书记俞卫东说。近年来,该院通过建立新型农业示范基地,派驻专家驻村服务,培训新型农民等方式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走进学院的生产性实训平台——江苏农博园,一条郁郁葱葱的草坪大道首先进入人们的视线。不要小看一颗颗不起眼的小草,这种采用了该院发明的无土草毯专利技术的草坪,可以不用土甚至在水泥地上种植,被江苏省确立为高效规模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并获得了农业部中华神农二等奖。

无土草毯一经推出,就深受市场的热捧,为学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江苏农林职技院没有将新技术封锁自用,而是以农博园的草坪草产业为依托,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与周边的5个乡镇1000多个农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为农户提供良种和生产技术,并保证收购农民产品,许多当地农民依靠种植“致富草”富了起来。

丰富的人才资源是高校的最大优势。从2009年开始,根据省委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要求,江苏农林职技院成立了科技强农富民工程技术专家组,陆续选派10余名技术专家进驻泗洪、句容、溧阳等地,对部分贫困村实施驻村帮扶。

魏营镇是泗洪县有名的草莓种植基地,几年前,当地农民一直为草莓容易感染病毒病所困扰。2009年,学院选派王全智老师进驻魏营镇前营居委会,帮助草莓种植户。王老师推动当地农户采用学院的脱毒草莓新品种,还指导草莓示范基地完成草莓大棚的规划、安装及配套建设。截至目前,草莓基地已建成大棚3000亩,并全部栽培应用脱毒草莓新品种,带动380多户贫困户成为人人羡慕的富裕户。“原来最多每亩七八千元,现在每亩一万五,你们不愧为大学老师,有本事!”当地农民王洪代激动地说。

江苏农林职技院还发挥师资优势,积极组织实施南京、镇江、无锡、常州等地区的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培训新型农民。该院以省“农民创业重点培训工程”为载体,各专业系部根据农村的需要制订“菜单式”培训计划,充分发挥江苏科技示范园和高庙茶叶科技园的示范作用,通过组织集中培训、现场观摩指导、进村开展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开通网上“专家在线”和“科技富民热线电话”等多种方式,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郭庄镇刘巷村妇女叶金娣,通过培训学习,激发了创业热情,有了种植草坪创业致富的想法。在学院草坪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她自筹资金40多万元,承包了农村丘陵岗地发展了60多亩无土草坪,到了秋季草坪全部销售一空,盈利18万元。如今的叶金娣,还主动帮助后白镇西冯村一道参加培训的学员销售草坪和苗木,成了该村的“编外农技员”。每当谈到自己的创业感受,她总是动情地说:“如果没有农林学院培训,我不可能有今天。”

据了解,截至目前,江苏农林职技院已经建立了农业示范基地9650亩、培育示范户138户、开办培训班53期、受训人数达4300人、发放培训手册4000余册,2009、2010和2012年,该院连续3次被表彰为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

编辑:陈路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