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6月26日讯 (通讯员 虞强)“作为人文素养相对缺乏的工科学生,通过参加党总支开展的‘阅读经典,品味人生’读书活动,我感觉充实了许多,知识面更加宽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更深刻了。”6月25日,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党员李俊俊同学兴奋地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党总支根据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在学生党员中全面实施了“经常性学习教育计划”,构建起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
据介绍,该院实施的“经常性学习教育计划”分“理论引航”“专业筑基”“人文提升”“实践锻炼”等四个部分,分别以着力提升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党性修养为目标。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党总支注重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学习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创新活动形式,强化过程指导,激发党员主体性,提高了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和党员教育效果,促进了支部学习的常态化与规范化,提升了支部的活力与凝聚力,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刚刚参加完培训的毕业生党员董然同学认为,通过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助理以及党员联系宿舍等实践岗位的锻炼,自己意识到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个人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通过锻炼得到了提升。机械1301班的学生党员刘磊同学是一名高中时就入党的“老”党员,他认为,在高中阶段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现在党总支组织的理论学习有计划、有辅导、有督查,感觉效果很好。“作为党员,我感到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我将通过参加‘经常性学习教育计划’,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班级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刘磊说。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