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孙婷 王峥嵘)北京连日来的恶劣雾霾天气再次引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深切担忧,环境影响危害已经逐渐成为比自然灾害更为可怕的社会性灾难。今年10月13日是第25个国际减灾日,为呼吁关注日益严重的环境灾难,扬州大学环境学院的学生特地用收集来的废瓶自制了微环境景观瓶进行展示,吸引了很多同学的关注。
几个小小的塑料瓶俨然成了缩小版的现实写真,乌黑的河流与平时看到的如出一辙,另一个小瓶里则是模拟了雾霾,不禁令人想起前几日北京炼狱一般的天空。而第三个小瓶则成了大家争相观赏的对象,瓶里碧水蓝天的情景早已成为一种“奢望”。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很多环境灾难性图片,强烈的对比真实地提醒着灾难的无情和恐怖。现场也特地为关注的同学准备了一个抽签箱,箱内装有减灾方法的安全贴士,教会同学们如何在灾难发生时尽量避免伤害。现场参与活动的同学均可免费抽签,抽到减灾贴士的同学可以获得由组织活动的同学亲手栽下的一个绿色盆栽。活动负责人陆一鸣说:“也许我们对于减灾日的理解与其他人的理解有些不同,我们就是希望用这样一种反常规的理解在这样的日子,用最直接的视觉体验呼吁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身边的环境。”
海啸、地震这些天灾人类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无穷力量提前预测防范减少伤亡,而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灾难是作为受害者的人类一手导致的。自然灾难可以借口无能为力,但是环境灾难一定有药可医。
环境学院的学生正是希望用这样一种方式呼吁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宝贵学习资源,结合国家实际状况,创新环保方式加快解决环境问题。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