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关于我们

标题 全文

首页 > 高校

晓庄学院学生黄岳:做老人拐杖 当孩子翅膀(图)

作者:刘凯 徐容容 发布时间:2015-09-1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做老人拐杖 当孩子翅膀

——南京晓庄学院黄岳同学用爱服务社会

10月9日上午,南京晓庄学院行政楼的平静被一阵喧哗打破,南京市“康乐福托老院”2位老人的儿子向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11级物流管理系的黄岳同学送来一面“敬老楷模”的锦旗。两人非常激动,一定要将锦旗当面送给黄岳,并表示感谢。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动情?

一张按满手印的感谢信

黄岳来自贵州一个军人家庭,外公是抗美援朝的战士,爸爸亦是军人,所以黄岳平日里总是身穿一身迷彩服,他说:“我的愿望是以后追随父辈的脚步从军,所以我喜欢迷彩服,它提醒我自己不能给军绿色抹黑,军人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我总是希望在思想上做好准备。”

谈到最初去敬老院做义工的缘由,黄岳说道:“一方面由于小时候成长的环境,我从小就崇拜张思德,黄继光,雷锋,苏宁等革命先烈,有纯粹地想为人民做些事情的愿望;另一方面因为我小时候跟外婆一起长大的,跟外婆特别好,所以对老人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

所以,从进入南京晓庄学院开始,每逢双休日,黄岳便独自一人前往南京市集庆门“康乐福托老院” 看望老人,从事公益活动,寒冬酷暑,风雨无阻,一去就是三年。每次去看望老人时,黄岳总会准备一些水果或糕点,与老人们拉家常,帮老人们打开水,喂饭,洗脚,剪指甲等等。“虽然辛苦,但内心却十分满足,每当我离开托老院,看着光亮整洁的场面,心理十分快乐。”黄岳说。

三年多来,黄岳在敬老院义工活动中就花费了六千多元,这些费用不仅有他平时省吃俭用存下来的,更多是他打工兼职得来的。如今黄岳已经大四,面临工作的他不能像之前那样如期去敬老院 ,这让老人们十分挂念。近日,“康乐福托老院”向黄岳所在的经济管理学院寄来了一封感谢信,记者看到这封感谢信时,除了感动之外,还有一份震撼,因为很多老人不会写字,信上密密麻麻地按满了他们的手印。

“看到老人写的名字,觉得老人很不容易才写下来,还有他们的手印,心里面特别感动。”黄岳说,“但是也有一些遗憾,有两个跟我很亲的老奶奶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打工赚钱,当山区孩子们的翅膀

麻黄山中心小学是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麻黄山乡唯一一所完全小学,学校出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学生逐年减少,留下的孩子都是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和留守儿童。晓庄学院自2010年起,每年都会派师生去这所小学义务支教。

2014年4月,当黄岳得知麻黄山中心小学的张永福小朋友家境贫寒需要资助时,他毫不犹豫地将年前余下的600元捐了出去。他向院系老师咨询,了解麻黄山中心小学的详细情况后,黄岳暗下决心:用自己更大力量帮助这群孩子!

今年暑假,已经大四的黄岳牺牲了暑期休息的时间在家乡贵州打工,他周一到周五在贵州富华医药公司仓库上班,周六周日去贵州当地的福利院做义工。二个月的辛勤付出换来了2000元的工资。“虽然打工的时候很辛苦,但一想到宁夏贫困儿童的艰难处境,我就不觉得累了,浑身充满动力。”拿到工资后,黄岳通过院系的老师联系到了麻黄山中心小学,将这2000元钱全部捐给他们,中心小学的领导老师征得黄岳同意后,将这2000元为56个孩子每人添置了一套学习用具和一个书包。

除此之外,黄岳还将麻黄山小学的2个孩子作为自己定向的资助对象,打算一个月资助他们一次,10月份,他已经将自己在千百度兼职所得的800元钱汇给了这2个孩子。“愿这些孩子好好读书,早日飞出大山,我只是尽我一份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们。”黄岳说。

热衷马拉松,爱我所选

提到黄岳,南京晓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克健书记对他印象深刻,“黄岳这个小孩与众不同,一方面他出身于军人家庭,做事非常严谨,另外我知道他非常喜欢跑步,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

虽然年级不大,但是黄岳已经参加过4个国际马拉松比赛——六盘水国际马拉松、杭州国际马拉松、无锡国际马拉松和贵阳国际马拉松。“我享受跑马拉松的过程,它可以一步一步突破自己,告诉我什么叫做可能。当跑完三十几公里时,突破所谓的死亡线,整个人感觉都是飘的,但心里充满坚持下去的动力。”参加完马拉松,黄岳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身体的整体素质,所以他平时每天坚持万米长跑。黄岳把做义工和跑马拉松做比较,说:“做义工和跑马拉松有相同之处。一个人做一件事很容易,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我们要学会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黄岳有一本生活记录本,上面记录着许多名言警句。一字一句,苍劲有力,一看就知道是练过书法的。黄岳每天都会翻看一遍,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心中所想。翻开笔记本,记者看到本上记者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选择你所喜欢的,爱你所选择的。”

的确,黄岳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做的。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

晓庄学院学生黄岳:做老人拐杖 当孩子翅膀(图)
发布时间:2015-09-11   
来       源:江苏教育新闻网  
作       者:刘凯 徐容容

做老人拐杖 当孩子翅膀

——南京晓庄学院黄岳同学用爱服务社会

10月9日上午,南京晓庄学院行政楼的平静被一阵喧哗打破,南京市“康乐福托老院”2位老人的儿子向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11级物流管理系的黄岳同学送来一面“敬老楷模”的锦旗。两人非常激动,一定要将锦旗当面送给黄岳,并表示感谢。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动情?

一张按满手印的感谢信

黄岳来自贵州一个军人家庭,外公是抗美援朝的战士,爸爸亦是军人,所以黄岳平日里总是身穿一身迷彩服,他说:“我的愿望是以后追随父辈的脚步从军,所以我喜欢迷彩服,它提醒我自己不能给军绿色抹黑,军人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我总是希望在思想上做好准备。”

谈到最初去敬老院做义工的缘由,黄岳说道:“一方面由于小时候成长的环境,我从小就崇拜张思德,黄继光,雷锋,苏宁等革命先烈,有纯粹地想为人民做些事情的愿望;另一方面因为我小时候跟外婆一起长大的,跟外婆特别好,所以对老人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

所以,从进入南京晓庄学院开始,每逢双休日,黄岳便独自一人前往南京市集庆门“康乐福托老院” 看望老人,从事公益活动,寒冬酷暑,风雨无阻,一去就是三年。每次去看望老人时,黄岳总会准备一些水果或糕点,与老人们拉家常,帮老人们打开水,喂饭,洗脚,剪指甲等等。“虽然辛苦,但内心却十分满足,每当我离开托老院,看着光亮整洁的场面,心理十分快乐。”黄岳说。

三年多来,黄岳在敬老院义工活动中就花费了六千多元,这些费用不仅有他平时省吃俭用存下来的,更多是他打工兼职得来的。如今黄岳已经大四,面临工作的他不能像之前那样如期去敬老院 ,这让老人们十分挂念。近日,“康乐福托老院”向黄岳所在的经济管理学院寄来了一封感谢信,记者看到这封感谢信时,除了感动之外,还有一份震撼,因为很多老人不会写字,信上密密麻麻地按满了他们的手印。

“看到老人写的名字,觉得老人很不容易才写下来,还有他们的手印,心里面特别感动。”黄岳说,“但是也有一些遗憾,有两个跟我很亲的老奶奶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打工赚钱,当山区孩子们的翅膀

麻黄山中心小学是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麻黄山乡唯一一所完全小学,学校出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学生逐年减少,留下的孩子都是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和留守儿童。晓庄学院自2010年起,每年都会派师生去这所小学义务支教。

2014年4月,当黄岳得知麻黄山中心小学的张永福小朋友家境贫寒需要资助时,他毫不犹豫地将年前余下的600元捐了出去。他向院系老师咨询,了解麻黄山中心小学的详细情况后,黄岳暗下决心:用自己更大力量帮助这群孩子!

今年暑假,已经大四的黄岳牺牲了暑期休息的时间在家乡贵州打工,他周一到周五在贵州富华医药公司仓库上班,周六周日去贵州当地的福利院做义工。二个月的辛勤付出换来了2000元的工资。“虽然打工的时候很辛苦,但一想到宁夏贫困儿童的艰难处境,我就不觉得累了,浑身充满动力。”拿到工资后,黄岳通过院系的老师联系到了麻黄山中心小学,将这2000元钱全部捐给他们,中心小学的领导老师征得黄岳同意后,将这2000元为56个孩子每人添置了一套学习用具和一个书包。

除此之外,黄岳还将麻黄山小学的2个孩子作为自己定向的资助对象,打算一个月资助他们一次,10月份,他已经将自己在千百度兼职所得的800元钱汇给了这2个孩子。“愿这些孩子好好读书,早日飞出大山,我只是尽我一份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们。”黄岳说。

热衷马拉松,爱我所选

提到黄岳,南京晓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克健书记对他印象深刻,“黄岳这个小孩与众不同,一方面他出身于军人家庭,做事非常严谨,另外我知道他非常喜欢跑步,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

虽然年级不大,但是黄岳已经参加过4个国际马拉松比赛——六盘水国际马拉松、杭州国际马拉松、无锡国际马拉松和贵阳国际马拉松。“我享受跑马拉松的过程,它可以一步一步突破自己,告诉我什么叫做可能。当跑完三十几公里时,突破所谓的死亡线,整个人感觉都是飘的,但心里充满坚持下去的动力。”参加完马拉松,黄岳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身体的整体素质,所以他平时每天坚持万米长跑。黄岳把做义工和跑马拉松做比较,说:“做义工和跑马拉松有相同之处。一个人做一件事很容易,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我们要学会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黄岳有一本生活记录本,上面记录着许多名言警句。一字一句,苍劲有力,一看就知道是练过书法的。黄岳每天都会翻看一遍,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心中所想。翻开笔记本,记者看到本上记者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选择你所喜欢的,爱你所选择的。”

的确,黄岳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做的。

编辑:沈大雷

责任编辑:陶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