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学院9名学生参与“一个月不用手机”活动,手机交由学校老师关机封存——
一个月不用手机,你敢不敢?
12月30日中午,南京审计学院审计学专业大二男生梁潇激动地从老师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的手机,拿到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发了一条“朋友圈”信息——“一个月了,手机回来了,哈哈。”为什么梁潇的手机会在老师的手上?为什么手机“失踪”了一个月?这一切都要从一条“招募启事”说起。
手机封存一月,每人配一名联络人
11月25日,南京审计学院的校园公共微信号向同学们推送了一份特殊的“招募启事”,向全校招募一个月不用手机的体验活动志愿者,将志愿者手机交由学校老师,关机封存一个月。学校还为每个志愿者发一本笔记本和一张特制的月历,将每天体验的感受写成日记。为方便必要的联系,学校为每位参与者配备了一名电话联络员。
“体验一回一个月不用手机的生活,你敢不敢?”南审的招募信息发布之后,前后共有11名同学报名,最终参与者9人。该校大四女生孙秋平就是其中一位。原本正在复习考研的她准备借此次机会,让自己能够更加专注地复习迎考。12月1日中午,活动正式启动。孙秋平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接受挑战,静心冲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字句。
摆脱手机依赖,让人静下心来
自称“手机狂魔”的梁潇以前在宿舍总是喜欢一个人玩手机。“走路、吃饭、睡觉时间几乎全部被手机占据。我想问问自己,没有手机真的活不下去吗?我要找寻真实的自己,发现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梁潇说。活动开始之后,梁潇回到宿舍只有看书和聊天。“头两天那个焦躁啊,逮个人就说起话来,舍友都嫌我婆婆妈妈的,让我赶紧去把手机要回来。”梁潇告诉记者,“但慢慢地,我度过了艰难的不适期。以前,睡觉前总想着刷半个小时手机再睡吧,结果一刷就是两个半小时。现在没了手机,睡得倒安稳些。”
“这个活动特别棒,虽然我才大一,但刷手机成了我们的日常状态,正经事反而做不成。手机上交之后,我在图书馆看书,就会特别专心。身边的人经常会拿出手机发发微信,我都会替他们着急。”参加此次活动的南审工程管理专业大一女生秦婧告诉记者,“我学会了慢下来观察生活中那些细微的小事,看不一样的风景。”
没了手机,有利也有弊
“现代人看似掌握了很多现代科技产品,但实质是被它们控制了,被他们消耗、占据甚至绑架。”南审校长晏维龙说,“我们的生活被很多看似有用实质无用的‘垃圾软件’占满了空间,要学会‘卸载’,认真看看你周围的人,认真思考、反省。”
如今,为期一个月的活动结束了。不少南审同学纷纷表示,兜里没了手机,有利也有弊。一打开手机,就收到了8条来自社团活动通知短信的秦婧直呼错过了好多好玩的社团活动。“我感觉离开手机还真的不行。”学生李斌向记者坦言,有一次找学长借书,在食堂门口等了半个小时,想找个路人借手机打电话问问,发现也不记得学长号码,“还有去看电影、网上订车票等,不用手机还真不方便。”
编辑: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