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平)7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田野青春,乡村新颜”乡村建设观察团走进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社区河庄村,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师生们通过产业帮扶、技术指导和实地调研,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在河庄村的田间地头,“田野青春,乡村新颜”乡村建设观察团成员参与水蜜桃采摘,在果园里架起直播设备吆喝数小时,成功销售农产品527件,创下116614元的成交额。在金美农场,同学们聆听江宁区“乡村振兴新农人”、秦淮区人大代表王金美讲述从传统农耕到特色农庄的转型,感受她“坚持创新、扎根乡土”的分量。
在新桃源农场,负责人张国庆诉说着产业升级之艰:水蜜桃损耗过高、农民对高新技术望而却步、好的产品缺乏响亮的品牌和顺畅的销售渠道。这些问题深深触动着观察团成员。在志愿者高倩向果农展示新型生物保鲜纸样品并解释其安全性时,在魏依然、郭博媛结合数据和审美分析品牌建设时,在智能交通专业学子为优化供应链冥思苦想时,青年人的知识与活力,正化作破解难题的“钥匙”。
实践活动行将结束,“田野青春,乡村新颜”乡村建设观察团指导老师刘平与同学们一起回望这段历程,他说:“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广袤田野成为研读国情社情的大教材。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坚韧、实践中的思索、碰触到的难题,都在无声启迪我们:乡村振兴不是口号,是一代人接力的长征。新时代青年应将所学所长融入其中,在脚下的土地上书写担当。”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