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懿晨)近日,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团委组织中外学生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来自土库曼斯坦、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共同组成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云端连线等形式,架起跨时空文明交流的桥梁。
在南京城墙博物馆,中外学子通过数字化展陈系统,沉浸式体验城墙建造的艰辛与恢弘;在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各国青年在壮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图景中,感受经纬交织的丝路记忆。在江岛智立方零碳园区,特别是现代科技与生态理念的完美融合,让中外学子切身体验了科技赋能下的绿色生活图景。
实践团还通过“云端”架起连接江苏南京与新疆阿勒泰的桥梁,再续千年丝路情缘。团队视频连线南师大国教院西部计划志愿者朱诗华,她深情讲述了在党和国家援疆政策引领下的基层工作与生活点滴。从参与治理到促进文化交融,她扎根西部的奉献情怀深深感染了屏幕前的学子们。实践团与志愿者还在新疆阿勒泰文化路社区举办了“爱心捐赠仪式”,当孩子们接过满载心意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纯真的笑容瞬间绽放。这场跨越时空的爱心传递,书写着青春向善的时代注脚。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学子深入古都探寻丝路文脉与绿色未来,跨越山河云端援疆传递温暖,以青春智慧激扬青年力量,共同绘就民族团结与文明互鉴的壮美画卷。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