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匡亚茹)今年暑期,连云港师范学院海洋港口学院聚焦沿海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积极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海小卫”盐田海洋志愿服务队实施“北斗引航 锂盾穿寒”无人机助农行动。师生们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与无人机应用深度融合,在沿海复杂地形的农田中精准作业,为智慧农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连云港沿海地区农田多分布在丘陵与滩涂过渡地带,传统人工喷洒农药存在效率低、覆盖不均、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一痛点,志愿服务队携带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奔赴田间地头。队员们在技术指导下完成设备调试,通过卫星定位系统预先规划作业航线,将农田地形数据导入控制系统,确保无人机在高低起伏的田垄间保持稳定飞行高度。烈日下,无人机搭载药箱腾空而起,按照预设轨迹在农田上空精准穿梭,细密的雾状药液均匀覆盖每一株作物。“以往20亩地人工喷洒需要3天,现在无人机2小时就能完成,农药用量还减少了15%。”当地农户看着作业场景感慨道。
实践过程中,团队还建立“技术培训+现场实操”帮扶模式,向农户讲解无人机操作原理、北斗定位应用及农药配比知识,发放《智慧农业技术手册》。农户们积极围绕在队员周围,认真学习设备操作,并针对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活动不仅高效完成了50余亩农田的农药喷洒任务,还成功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的新型农民,相关实践经验为沿海地区智慧农业推广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样本。
此次无人机助农行动是高校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助农实效的生动实践,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又以科技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责任担当。
(连云港师范学院海洋港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