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为帮助新生提前融入大学、深化专业认知、筑牢理想根基,9月4日至5日,南京审计大学工程审计学院创新举办“启航工程”研学营。39名新生化身“探路者”,在“红色+科技+专业”的沉浸式体验中,开启了大学生涯的“第一堂实践课”。
红色铸魂:在信仰传承中锚定方向
研学营以“传承红色基因”为起点,引导新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同学们深入学习革命斗争史与工人阶级光荣传统,深刻体悟“廉洁”二字的分量;在雨花台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大家缅怀革命先烈,将“信仰之星”的力量深植于心。“把烈士的名字和故事写进成长手账,他们就是我大学四年的‘隐形室友’。”王思涵同学的感悟,正是此次红色研学的育人初心——让红色精神成为新生成长的“精神坐标”。
专业启航:在实践浸润中明晰未来
研学营紧扣城市发展脉络开展活动。在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同学们透过数字沙盘,领略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壮阔图景;驻足浦口火车站旧址,斑驳铁轨诉说着工业文明的历史回响。通过实地考察保利四好住宅项目,同学们深入了解住宅工程建设标准、施工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流程,切身感受工程审计在提升居住品质与项目效益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当现代城市规划遇上百年交通遗产,朱芷娇同学感慨:“课本上的‘工程’二字,此刻变成了推动城市跃动的真实力量。”
科技赋能:在前沿探索中读懂专业
“工程审计不是‘工地+算盘’,而是‘算法+蓝图’!”在企业实践环节,新生们走进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解锁专业的现代化内涵。在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与智能审计系统的演示,让大家看到“科技之星”如何为工程审计赋能。在中国移动长三角(南京)云计算中心,技术人员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展开互动,新生们抛出的“问题弹幕”,成为未来专业课的“预习清单”。
“原来AI、BIM这些技术,能和工程审计结合得这么紧密!”谢添羽同学的惊叹,道出了研学营的专业启蒙价值。学院提前数月定制课程、对接政企资源,让每一小时的行程都精准匹配新生需求,帮助他们跳出“课本认知”,真切触摸到“产业之星”的腾飞与“未来之星”的闪烁。
校友领航:在薪火接力中明晰路径
9月5日下午,“启航工程”专业启蒙专题交流会在希地丰华集团举行。学院师生与9位来自省内各地的校友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在1994级校友薛海浩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希地丰华集团的办公环境和项目展示区。随后,1991级校友、集团董事长张海军以“工程审计的行业动态与未来展望”为主题进行分享,多维度剖析专业价值与发展路径。校友代表还结合各自求职经历、职业转型与专业实践案例展开交流。
启航新程:以“四把钥匙”开启未来
研学营收官之际,学院党总支书记刘玉为新生送上4把“成长钥匙”:以“立德”扣好第一粒扣子,坚守审计人的道德底线;以“数字”为第一外语,提升专业硬核能力;以“企业”为第二课堂,积累实践经验;以“健康”为第一财富,为未来奋斗打下坚实基础。“两天很短,但足够让我们把‘震撼’变成‘自律’,把‘好奇’变成‘敬畏’。”孙诗钥同学的心声,道出了39名新生的共同收获。
此次“启航工程”研学营,是南京审计大学工程审计学院“思政+专业”双轮驱动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多元化实践活动为载体,助力新生成长为“懂工程、精审计、通数据”,且“眼里有星辰、心中有家国、脚下有泥土”的新时代青年,在南京审计大学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南京审计大学工程审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