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在审视历史,观照现实的基础上秉持“优雅、高洁、坚韧、争先、和谐”的五福精神,从形象气质、道德品性、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等方面凸显学校主流行为文化应有的纯净、价值和尊严;从文化认同、理念更新、行为转变、成长自觉几个维度涵养全体师生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骨。
文化认同
传承发展解锁学校文化密码
2013年8月梅岭小学西区校正式独立办学,独立后学校的核心文化从哪里来,往何处去,成为横亘在全体梅西人面前的一个历史命题。
梅岭人系统梳理了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价值因子,寻根溯源,反复论证,最终将学校价值旨归、师生行为文化的应有之义明确为“幸福”,由此提炼出了与之相融的文化构想——梅开五福,以“雅(身体健美、心灵静美)、洁(品德高尚、行事明快)、韧(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先(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和(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五福精神审视自身的教育行为,力求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公约与标识,成为他们 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进行对话与交融的明镜与标尺。
理念更新
儿童立场指明文化发展方向
如果说文化认同激活的是个体精神需求,形成向心力,那么理念更新则是学校文化认同的助推器,左右着学校文化的品质与品位。
2014年2月,梅岭小学西区校发布《新儿童守则》,以“接地气、显洋气、有生气”引发全国关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给予了深度报道。这背后,折射的是学校“儿童立场、国际视野、幸福教育”的办学思考与定位。在梅西,“建一所幸福的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是群体性的教育愿景和价值认同;“目中有人、以生为本”是引领学校一切教育行为的原点和归宿,正因如此,像“新儿童守则”“童子功修身行动”“小梅花年度人物评选”“校园成长仪式”这样指向儿童生命成长的系列活动,将会让每一个梅西的孩子获得自理的习惯、表达的自信、健美的身姿、阅读的兴趣和书写的能力,拥有朝向未来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行为转变
百家争鸣丰润师生教育行为
文化内化于心,必将外化于行。学校文化在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师生的理念信仰和行为准则的内化,实现文化层面的积淀,终将改变学校师生的行为乃至生命的状态。
在学校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梅岭小学西区校坚持学校文化建设的“刚柔”并济和“软硬”兼施。制度类的规约动真碰硬,以章程、标准、流程、纪律、公约的形式予以固定,具有刚性的约束力,使之成为师生行为的基本法和风向标,以增强学校成员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理解力。同时,注重学校文化的内涵发展,在尊重学校普适价值的共性基础上,提倡教育行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校每年度都会举行“教师幸福感调查”和“我为梅西献一策”活动,召开以“向着明亮那方”为专题的调查发布会,多维度、多层次的互动和交流,帮助教师唤醒家园意识,克服职业倦怠,丰盈职业姿态,用核心的文化价值引领人、用健康的学术氛围培养人,用和谐的团队力量感召人,生发教育正向行为的内驱力和凝聚力。
成长自觉
潜移默化改善师生生命状态
龙应台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这种“体现”的方式是潜移默化式的。改善师生的生命状态,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旨归,成长自觉应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途径。
在梅岭小学西区校,学校坚持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星级教师评选、发展共同体建设、梅花奖评选等系列活动,营造发展氛围,突出专业引领,关注职业成长;坚持用五福梅课程和新四了课堂的实践研究引领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修正教学行为,改善教育生态;通过打造一年一度的梅花奖颁奖典礼来塑造职业品质,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引导广大教师释放压力、彰显活力、激发动力,展现梅西教师应有的职业姿态和生命底色,唤起他们自主成长的意识和需求。
梁启超先生曾经把文化比作茶垢,需要以时间的延伸来逐渐积淀,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亦是如此,需要在徐步缓行中修正自我,润泽师生。“舟借春水自在行”,梅岭小学西区校将在五福精神的烛照下,且思且行,努力用文化改变学校,让文化福泽师生!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