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视点 > 正文

让每一个孩子感受教育的温度

作者:张鲤鲤 发布时间:2017-06-26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张鲤鲤

  分享3个小故事,也许能引发大家思考。

  一是10年前,苏北某县在每年“小升初”招生时,让民办学校先招,民办学校招生结束后再让公办学校招生。

  二是5年前,苏南某县政府每年向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每人发放5万元奖金。

  三是2016年江苏籍高校大一新生身体素质抽样测试结果显示,相当数量的男生一个引体向上也做不了,有专家评价为“手无缚鸡之力”。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来江苏调研时指出,要让教育多一些温度,只有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才是有温度的教育,才能温暖人民群众的心灵。

  为每一个适龄儿童免费提供义务教育学位,是地方政府最基本的公共教育服务。我们不能让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再“被民办”,应该让他们都能沐浴普惠的阳光、感受到教育的温度。

  同时,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全方位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只有北大、清华的毕业生,还有更广大的接受过其他学校教育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同样值得关注、奖励,值得给予更多温暖。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必须通过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不让孩子在出发点上就“手无缚鸡之力”。(作者系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

责任编辑:李朋飞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