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
■特约通讯员 唐守伦 本报记者 潘玉娇
4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正是水稻插秧的时节。镇江市“校村牵手兴农育人,亚夫精神薪火相传”教育实践活动在该市丁卯中心小学东校区正式启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赵亚夫来到校园,带着孩子种植“小桶水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看到赵亚夫带来的精心培育的秧苗,孩子们立刻开心地围了上去。在赵亚夫的指导下,他们轻轻地将秧苗插进泥土中。这一天也恰逢赵亚夫80岁生日,得知消息,孩子们在忙碌之余还为他唱起了《生日歌》。“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水稻的生长过程,也真切感受到农民种植粮食的辛苦。”丁卯中心小学学生张天宇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组织孩子参与种植水稻的劳动实践,能让热爱劳动的种子在孩子的心底生根发芽!”丁卯中心小学校长王金芳说。据悉,近年来,镇江市成立“亚夫”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践行活动等,引导广大师生争当“亚夫精神”的传承者。此次在组织青少年学习党史的过程中,邀请赵亚夫亲授插秧护秧技艺,旨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农耕文化,增强对农业的热爱之情。
赵亚夫表示,他和亚夫兴农团队将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传播稻作文化、农耕文化,与学生定期互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小小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