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侍磊)“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赚。”是农民朋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同时也是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的活力所在。近年来,东海县在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紧贴地方实际,紧贴农民实际,紧贴各乡镇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满足当地农民致富需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该县农科教基地已经形成县级中等职业学校龙头,乡镇社区中心为依托,村级居民学校为补充的的县、镇(乡)、村三级组织。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已经全面完成,东海县投入4亿元建成的占地3.5平方公里的东海科教创业园区已经投入使用;全县21个乡镇社区中心确定为省级实验区2个,省级社区教育学院1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3个,省级重点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7个,市级成人学校15个;有省高水平科教富民基地1个,省市级农科教基地13个;全县所有社区学校全部达到市级及以上建设标准,有20个村级居民学校达省建设标准。
近年来,该县农科教基地始终坚持引进、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五环相扣,各乡镇基地先后建立了自己的产品新品种园区,对引进的新品种进行对照栽培试验,定期观察记录新品种生物学特性,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等;探讨优质品种的经济价值;高产栽培示范园,探讨优质高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指导经验。目前,该县黄川镇“万亩草莓示范基地”,平明镇“两万亩稻麦良种及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区”,双店镇、山左口乡“万亩优质花卉示范基地”,石梁河镇的“万亩葡萄示范基地”等已形成特色、初具规模。
在培训过程中,基地以社区教育中心为中心,以科技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县农林局的高级农艺师为技术依托,根据产品生产情况,制订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培训计划,采取办培训班、随时向专家咨询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上半年全县农科教基地先后举办种植(养殖)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加工技术、市场营销技术等技术培训班共71期,培训人数达20000余人次。使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每人都基本掌握了产品生产加工的实用技术。黄川镇张桥村李世光一家就是凭借“生猪养殖技术培训项目”的培训成为该镇远近闻名的生猪养殖示范户,年生猪出栏率达1500余头,年经济收入达20余万元。目前,该县农科教基地已成为各乡镇科技兴农的载体、产业结构调整的先锋、人才培养的基地。
“电脑这个东西真是好!我愁了好长时间的销路问题,今天终于解决了!”双店鲜切花种植大户李力军高兴地说。原来去年由于气温偏低,李力军家的鲜切花开的较晚,销路一直找不到,双店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农科教信息网站找到远在上海的销售渠道,解决了老李的燃眉之急。该县各乡镇社区学校均建有达市级以上标准的农科教信息网站,配有计算机培训教室,50%乡镇同时配有服装、车床、灯具制作、电焊等实训设备,基础建设标准和数量位居连云港市前列。全县基地依托农科教信息网站积极为示范户提供市场信息,联系销售渠道,有效传递最新科技信息,在为基地作出准确的市场宣传,把握产品技术示范的新趋势,引进优质品种的同时,积极做好农副产品销路的搜集、发布工作,促成加工企业和营销人员走“农民+基地+企业+市场”的一条龙产业化之路,促进了物流、人流、信息流的畅通和有效连接,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东海县教育局)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