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宿豫:因势利导把“小学生减负”落到实处

作者:吴良秀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本网讯 (通讯员 吴良秀)今年开学初,教育部发布《小学减负十条规定》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特别在作业的布置和考试组织上倍受广大学生家长的关注。为了使学生、家长、教师三类不同群体人员对“小学生减负”这一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宿豫区教育局关工委近日组织部分“五老”人员深入部分城区和农村乡镇学校,召集学生、家长、和一线教师不同群体人员座谈会,除了听取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教育部出台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意见和看法外,更为重要的是一面是根据三种不同群体的人员在学生教育成长中的不同角色、不同职责因势利导,更好地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区教育局关工委对学生、家长、教师不同人员做出不同方面的引导。

学生方面:每位小学生首先要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自己的一项的重要任务,只有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地去学习,产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方面:每位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所教的教材,把握重难点,运用精湛的教学技艺上好每节课,真正地达到每节都是高效的,让教学的难点解决在课堂,教学的重点训练在课堂。学生的家长方面:不要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把家长的个人愿望和期盼强加给孩子,不要用自家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相互攀比,家长们应根据自家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和孩子们一起设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不要把孩子当成知识的容器,特别是城区的孩子家长,不要漫无目的地给孩子报奥数班、英语强化班、钢琴班、书画班、舞蹈班……,有的家长报一个还嫌少,甚至有的家长给孩子同时报了两三个培训班,上午学一个,下午学一个,晚上再学一个,巴不得将孩子一下喂成个胖子,可他们就忘记了拔苗助长的教训。

总之,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十分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我们的孩子,他们才是学习的内动力,一切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都是外在的,都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遵循孩子的兴趣爱好,只有让孩子们主动地去接受,健康快乐地去学习,他们才能不从内心感觉有负担,才不感觉得学习的辛苦。给孩子减负不单只是减孩子的身体上还要减孩子的心灵负担,这需要社会各届的全力支持。

(宿迁市宿豫区教育局关工委)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