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让每个孩子的梦想都开花

作者:李大林 李龙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粉墙黛瓦,曲径回廊,香樟翠竹错落有致,崭新的教学楼与整洁的操场相得益彰……初次走进徐州市贾汪区贾庄中学的人们,总难以相信这是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而在校长鹿守奎看来,十几年间学校的飞速变化,已成为贾汪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见证。“2000年我刚当校长时,学校不仅校舍破旧,教育质量也很落后。可如今,学校已成为全区的窗口学校。”

  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贾庄中学的变化,是贾汪区近年来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最大民生工程积极推进的一个实例。按照“城乡一体,倾斜乡村;整体统筹,分步推进”工作思路,该区每年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拨款都占财政支出的36%以上。

  据统计,近年来该区共完成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新建项目83个,总面积288284平方米,总投资37243万元;为初中和部分中心小学配齐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在此基础上,该区不断完善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每年财政预算用于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助学拨款近200万元。同时,他们还投资800余万元改建区特教中心,使该区“三残”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7%。

  让每位教师感受职业幸福

  2013年初,贾汪区组织了第三批名师名校长评选表彰。接受颁奖时,农村初中教师王维维情绪激动:“感谢区教育局对我们的培养,即使站在偏远农村的讲台上,我一样可以实现做智慧教师的梦想。”

  “我们把城乡教师均衡配置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强化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倾斜和支持。”该区教育局局长姚焕永告诉记者,自2009年以来,贾汪区为21所边远地区学校教师每人每月发放120元生活补贴。3年来,该区共招聘67名优秀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小学和幼儿园任教,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采用区域支教、学段支教和职称支教等形式,选派438名城区或近城地区乡镇教师到边远学校支教。此外,贾汪区还积极开展教师全员培训,组建区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构建名特优和骨干教师培训梯队,实现了“校校均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的目标。

  让每个留守儿童沐浴阳光雨露

  “我孙女每次回家都说在学校吃得可好了,她还说老师特别关心她,经常和她谈心。”这是贾汪区紫庄中学初一学生鹿童的爷爷在留守儿童家长会上说的一段话。

  2004年,贾汪区在徐州市率先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工程,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共同合作、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多维关爱体系,不断完善“亲子联系、镇村管护、代理家长、成长伙伴”四项工作机制。该区积极创建镇、村两级留守儿童指导站,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2010年,该区获“全国农村流动留守儿童工作示范区”称号;紫庄中学、汴塘茸山小学获“全国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称号;2011年4月,《焦点访谈》栏目对紫庄中学的留守儿童教育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

  让每所学校都亮出特色品牌

  “我喜欢篮球,每天下午我都要去篮球场上活动一会儿,我的梦想是成为中国的乔丹……”前不久,大吴中心小学在2013年贾汪区小学生篮球赛上获得冠军,该校篮球队队长李明宇这样说。

  篮球是大吴中心小学的特色体育项目,开展篮球运动让这里的孩子不仅拥有坚实的体魄,也拥有满满的自信和丰富的课余生活。而在贾汪区,像大吴中心小学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近年来,该区确立了“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的发展目标,鼓励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构建了艺术培养、综合实践、传统文化教育、体育训练为主的“四大特色”板块。英才中学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团;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新新小学、西北联小屡次在省市无线电、机器人大赛中取得佳绩;建平实小的民族乐器进课堂、大泉中心小学的乡土美术教育均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贾汪区副区长陈婕向记者表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以立德树人、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为重点,不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的梦想都开花。”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