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东海教育步入优质均衡发展快车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8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

江苏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侍磊)日前,笔者从东海县财政部门获悉,2013年东海县实现教育投入12.47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5.7%。近年来,东海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教育工作,大力推进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在保障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校舍维修改造资金需求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城乡教育一体化投入力度,助推东海教育步入优质均衡发展的快车道。

求实效:城区新增公办学校3所 划片招生确保公平

近日,总投资达8000万元的西双湖小学建设现场主体完工。该所学校全面建成后学校可容纳48个班级,城区西部义务阶段办学条件将因此大大改善,对推进城区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东海县相继启动新建东海县实验中学福华路校区、西双湖小学、英疃小学、东海县幼儿园城北分园,并异地新建石榴初级中学。

目前,县实验中学福华路校区已经投入使用,西双湖小学、英疃小学、县幼儿园城北分园、石榴初级中学等新建学校主体施工已经完成,将在今年陆续投入使用,城区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不断满足居民对教育资源需求的同时,东海县严格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组织招生,妥善解决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与生源膨胀之间的矛盾,努力控制班额,确保适龄儿童顺利入学。为保证招生制度公开、透明,暑期教育局都将划片区域图、招生信息在东海县教育信息网上提前发布。同时,该县安排培仁学校作为专门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学校,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送实惠:建成省优质园44所 2.2万贫困学生获补助

2013年12月,东海县山左口乡石桥河幼儿园顺利通过省优质园验收。至此,全县累计建成省优质园44所。2010年以来,全县县、乡(镇)、村三级财政累计投入13412万元,用于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其中用于省级优质幼儿园创建资金累计投入达8218万元,新建园舍96105平方米、改扩建园舍68956平方米。其中新建省级优质幼儿园14所,改扩建省合格园22所、改扩建办园点79个。同时,对幼儿园环境进行了全面绿化、美化、亮化,着力提升办园品位和形象。

该县还积极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每新建一所省标准园的乡(镇)奖励15-35万元,对每改建一所省标准园的乡(镇)奖励5-20万元,通过省级优质幼儿园验的乡(镇)收另奖励中心小学5万元。同时,县财政投入1105万元,按照省农村合格园标准,为全县合格园和办园点配套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全县所有幼儿园均达到省合格幼儿园标准,提前达到省规定目标。

受益于教育惠民政策的,还有全县家庭贫困儿童。近年来,东海县积极优化扶贫助学体系建设。对孤儿、残疾、单亲及低保家庭子女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按时发放生活补助。据统计,仅2013年,对全县公办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贫困生发放生活补助1078万元,受助学生达22114人次。

出实绩:师生共享“网络”课堂 “创新创优”成果丰硕

在信息化校园建设中,该县做到了“三个100%”—— 公办中小学100%建成校园网,100%教室配备多媒体,100%教师参加县级教育技术培训。全县149所中学、中心小学的所有教室除了装备多媒体投影仪外,还配备了计算机、无线手写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讲台,并实现了用光纤与县教育网络中心的千兆网速连接。在苏北率先实现教育部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班班通”目标,给全县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品质带来了深层次影响。

“去年,该县获批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全省只有5家,是连云港市唯一一家。”日前,东海县教育局体卫艺科负责人在该局组织的科室创新创优工作交流会上介绍说。2013年,东海县紧紧围绕教育惠民主旨,开展创新创优工作达30余项,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获批“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获评苏北第一家“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成功创建“省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教科研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在“教海探航”、“师陶杯”等重要教科研赛事中获评省级先进单位;德育工作亮点凸显,石湖小学“雷锋班”被授予“全国优秀少先中队”光荣称号;推动成立“东海县教育发展促进会”。成绩的取得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教育惠民进程。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