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扬州大学近日出台了“八项举措”,力争在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为此,该校还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以更好地推进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据扬州大学学生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出台的“八项措施”分别是:通过实施“333工程”,提升就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有效性;通过实施“市场联动工程”,提升就业市场服务的层次和规范性;通过实施“万人受训计划”,提升就业教育、指导的覆盖面和针对性;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工程”,提升就业指导服务的水平和科学性;通过实施“就业帮扶计划”,提升就业援助的宽度和及时性;通过实施“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创业示范校建设再上新台阶;通过建立预警报告机制,提升全员对就业状况的关注度与责任感;通过构建就业管理新模式,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力争通过“八项举措”的实施,最终实现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完成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低于75%、年底就业率不低于95%,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不低于70%、年底就业率不低于92%的目标任务。
扬州大学党委陈章龙书记表示,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虽然几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比较稳定的良好态势,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供求矛盾依然存在,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因此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必须要常抓不懈。要不断总结经验,将经验提升为“模式”,将“模式”打造成“精品”。在此基础上,实现就业工作三个转型,即就业教育从应时向系统化转型,就业服务从宏观向精细化转型,工作重点从注重就业率向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提升转型。
据了解,扬州大学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6%以上,201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5.35%,年底就业率达到97.99%,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表彰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并以优异成绩通过省“创业教育示范校”评估验收。
编辑: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