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苏州:四所民办初中变为公办校

作者:顾秋萍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新华网

记者25日下午从苏州市教育局获悉,备受市民关注的直属初中校优化调整方案昨天正式出台公布。此次调整涉及立达、平江、草桥、振华等4所名校,变为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初中。具体调整方案是怎样?涉及学校原有的学生在哪就读?师资力量有大的变化吗?对此,记者进行了细致采访。

四所民办初中变为公办校

根据本次《优化市直属初中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苏城4所原先的公有民办的初中学校,性质将变为苏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

苏州立达学校整体搬迁至现规划建设中的沧浪新城,(校址在长吴路、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东面),校名为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学校性质为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初中。2010年在划定的施教区招收新生,入学后第一年在现立达中学校址(东大街新桥巷20号)学习,待2011年秋季开学到新校学习。非毕业年级在现立达学校校址(东大街新桥巷20号)学习,直至毕业。

苏州市平江中学校搬迁至苏州市第二十中学校校址(东环路1555号),撤销苏州市第二十中学校建制,校名为苏州市平江中学校,学校性质为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初中。2010年在划定的施教区招收新生。非毕业年级在现平江中学校址(学士街389)学习,直至毕业。

苏州市草桥实验学校搬迁至苏州市虎丘实验学校校址(城北公路60号),撤销苏州市虎丘实验学校建制,校名为苏州市草桥中学校,学校性质为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初中。2010年在划定的施教区招收新生。非毕业年级在现草桥实验中学校址(干将西路88号)学习,直至毕业。

苏州市振华双语实验学校与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初中部合并,在原址办学(十全街101号),校名为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原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初中部校名停止使用,学校性质为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初中。2010年在划定的施教区招收新生。

非毕业班年级学生原校就读

苏州市景范中学校在金阊新城建立分校,(校址在金阊新城虎新路北,新莲路西,中轴北路东),校名为苏州市景范中学金阊新城校区。2011年在划定的施教区招收新生。

苏州市第三中学校初中部,(校址在南显子巷18号),2010年秋季开学起为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初中,校名恢复为“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校”。

撤并苏州市第一中学校初中部,2010年施教区分别划入苏州市景范中学、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校、苏州市振华中学校,学生可在上述3校中自由选择。

四学校秋季起免费义务教育

涉及调整学校原有的学生接下来在哪里就读?立达、平江、草桥、振华等4所学校的学生还要交费上学吗?记者采访了解到,所有涉及调整学校的非毕业班年级学生都将在原校址就读,直至毕业,并取得原校名义颁发的毕业证书。上述四校,无论新生还是老生从2010年秋季开学起严格执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有关文件规定。此外,布局调整后,立达、平江、草桥、振华4所学校的师资也没有大的变化。四所学校的在编人员全建制保留,少部分教师可交流。

关于今年市区初中施教区的方案目前还在酝酿中。4月份将进行各校信息采集,苏州市教育局将根据调整后初中校的布局、规模和本年度生源分布情况,作必要调整后确定施教区,并于5月中旬,由各校通过在校门口张贴、网上发布等形式予以公布。

义务教育择校比例要低于15%

今年苏州将率先启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的建设,继续在教育均衡上花大力气。在日前举行的全市2010年教育目标责任书签订仪式上,首次将择校比例写入目标书,义务教育择校比例要努力低于15%。希望通过布局调整,使苏州择校比例明显下降,义务教育从一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古城区初中校保持20所左右

记者了解到,3月23日,苏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审议并通过了《优化市直属初中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

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杰表示,根据调研,苏州古城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而古城区直属初中学校始终保持在20所左右。沧浪、平江、金阊三座新城入住人口都将在10万人以上。“大量学校集聚在古城区,而古城区居住人口又大量迁居新城,因此调整学校布局、向新城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势在必行。”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