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 > 正文

苏州:“公助民办”缓解入园难入园贵

作者:沈 渊 发布时间:2015-10-21 来源: 江苏教育新闻网-《江苏教育报》

新闻提示: 近年来,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娃娃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通病”。那么在苏州,学前教育的现状如何?破解学前教育难题的突破点又在哪里?未来三年,苏城家有 “小宝贝”的爸爸妈妈是否可以不再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操心烦恼?姑苏晚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教育部门及相关权威人士。

A:【苏州市学前教育的现状】

优质健康的学前教育体系已建成 仍存在一定的资源缺口

记者从教育主管部门获悉,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受教育率连续多年达到99%以上,这个数字在全省、全国都居于最前列。

全大市幼儿园数量为400余所,其中近七成为公办幼儿园,充分体现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坚持公办园为主、政府投入为主的大方向。

市教育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大市在园适龄幼儿人数约为19.8万,其中约有5.9万为非本市户籍人员子女,比例接近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目前,全市省、市级优质幼儿园已达到317所,加上今年参评市优、省优的30余家幼儿园,全市的优质幼儿园占到了八成以上。“应该说,优质健康的学前教育体系在我市已经基本建成。相比国内许多大中城市,苏州入园难、入园贵的矛盾不算非常突出。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否认我市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仍存在一定的缺口。”市教育局鲍寅初局长分析说,“之所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入园难,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十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且多为青壮年,他们的子女同样要在苏州接受学前教育,这就使得原先按本地户籍人口配置的幼儿园资源显得紧张。此外,苏州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重视是全国领先的,不但要能入园,还要入好园,口碑好的优质公办园的学位也因而显得供不应求了。 ”

B:【破解入园难】

学前教育三年计划即将制定

上幼儿园的“纠结”将大大缓解

记者在苏州市教育局获悉,对于苏城家有“小宝贝”的家庭来说,好消息是未来三年孩子上幼儿园的“纠结”一定会大大缓解。确保娃娃在苏城不但有园上,还要上好园的内容今年写进了《苏州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公办幼儿园为主,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为主,鼓励多渠道投入、支持多体制办园的学前教育体系。 ”明年一月,苏城将召开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全面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计划。

对普通市民而言,已经看得见的利好是,早在2007年,我市就出台了《关于加强苏州市区住宅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意见》。“从全国范围内看,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没有跟上,是很多大中城市入园难、入园贵的症结所在。在这方面,我们考虑得比较早,有预见性地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近三年幼儿园资源短缺的矛盾得到缓解。”市教育局基教处资深幼教工作者赵蔚岚老师说。

数字说话>>>

2006年以来新、扩建幼儿园50余所 增加2万余学位

2011年还将新建10余所幼儿园有望纳入政府实事工程

根据2007年的这个文件,新建小区原则上每5000人口要设置一所幼儿园。市教育局基教处提供了近五年内我市新建、扩建幼儿园的基本情况:2006年我市新增幼儿园5所,2007年新增幼儿园8所,2008年新增幼儿园7所,2009年新增幼儿园达17所,2010年又新建扩建幼儿园14所。 5年内,新增幼儿园共计50余所,新增学位21000余个,这些幼儿园多数建在居住人口近年骤增的工业园区、高新区等新建住宅区,点撒得开,布局也更科学合理。最新的消息是,明年市区平江、金阊新城以及工业园区、高新区等地还将建起十余所幼儿园,“我们还在努力把这些新建幼儿园纳入政府实事工程。进一步布好点,大幅度增加幼儿园数量,继续提高优质园比例,是我们接下来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向。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对老百姓承诺,未来三年里娃娃上幼儿园的前景一定更乐观。 ”鲍寅初局长说。

C:【破解入园贵】

“公私同价”6年前就有“尝鲜”

“公助民办”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苏州创新”

破解幼儿园资源不足的问题,苏州市明确了“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公办为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同时也“鼓励多渠道投入、支持多体制办园”。学前教育暂时还不可能纳入义务教育,全市百余家民办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资源的一种补充,同样也不可或缺。

说到民办园,老百姓最关注的焦点无疑是收费,每月千元、数千元的费用让许多年轻的家长体味到当“孩奴”的巨大压力。也正因为这样,全国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引导其提供普惠性服务,让群众可以在缴费大致相当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公办园或民办园。

公办园和民办园收费大致相当可能实现吗?又该如何实现?记者了解到在我市高新区等地,一种“公助民办”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模式正在慢慢成形,对于幼儿园“公私同价”的探索有着实际借鉴意义。[nextpage]

“公私同价”之典型案例>>>

聚焦全市首家“公助民办”普惠性幼儿园

成立于2004年的高新区枫桥街道康佳幼儿园是苏州市第一所“公助民办”公益性、普惠性的幼儿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所民办幼儿园内500多名幼儿的收费全是460元/月,与公办园的收费一样。对当地老百姓而言,更实惠的是,2007年起枫桥街道还向幼儿家长发放“保教费”,每月补贴100元。

收费不贵,教育质量能否保证呢?记者来到康佳幼儿园时,全园上下正在为创省优质园作最后的冲刺,本周它将接受省教育厅评估院的评审。民办园主动申报“省优”,这也充分体现了这所民办园对自身办学质量的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是有理由的,记者在幼儿园内看到,专用的音体室、电脑室、图书室、舞蹈房、美术室、科学发现室等一应俱全,绿意盎然的园林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设施、班班配套的电教设备,更让人印象深刻。“这里的条件比有些公办幼儿园还好些呢,附近居民的孩子都排着队想进来。”一位等着接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

康佳幼儿园办学人杨正拿着厚厚一沓家长的感谢信给记者看,他不无自豪地说,康佳幼儿园之所以6年来保持良性的发展势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硬件由政府投入,包括园舍基建、部分设备配置等等,我们民间资本则对师资在内的软件进行投入,政府对收费标准有效限制,要求和当地公办园一样的收费标准,在师资和教育质量上进行监督。 ”

普惠性“公助民办”的“前世今生”

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办事处主任潘宜顺这样向记者介绍公益性、普惠性“公助民办”幼儿园的“前世今生”:

2004年,枫桥撤镇建街道,随即进入了城市化建设转轨时期。此时,分布在各行政村的村办幼托点随着开发建设进程不断撤并,区域内公办幼儿园资源非常不足,加快区域内公益性、普惠性幼教建设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政府面临的实际困难是:当时各项工作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资金紧,幼教师资也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枫桥区域内九成以上是征地农民和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收入普遍低,其子女入园只能选择收费较低的幼儿园。

就这样,引进社会资源,政府关注扶持的“公助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开始尝试创办。“一开始大家对民办园总有些偏见,但经过这些年的实践,老百姓的口碑证明了一切。”潘主任说,“交纳低于公办幼儿园的费用,娃娃享受的是和公办园同样优质的学前教育,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

潘宜顺主任还介绍说,由于收入低于公办园老师,师资往往成为民办幼儿园的“软肋”。针对民办园师资队伍不稳定的情况,为了让民办园留住优秀的老师,从2007年起,枫桥街道对区内“公助民办”幼儿园给予每年20万专项奖励金,用于提高教师收入,且每年保证10%的递增。“前两年,有的人家还会贪便宜把孩子送到一些‘黑幼儿园’(非法民办幼儿园)去。现在交三百多块上像样的、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幼儿园,‘黑幼儿园’的收费每个月也要两三百,哪个合算,大家心里都算得清的。 ”一位家长笑着告诉记者说。“每年,街道还会投入几十万用于幼儿园的更新设备,校舍维修等等。作为办学方,我们的经济压力相比许多纯民办幼儿园要小得多。每年的教师评优、节目慰问、教学业务活动等,街道对我们也和公办园一视同仁,让我们的老师在职业发展这一块同样觉得有‘奔头’。 ”杨正说。

“公助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队伍在壮大

与康佳幼儿园一样,位于高新区狮山街道万枫小区的万枫幼儿园也是一所正在冲刺“省优质园”的公助民办幼儿园。这所面向万枫小区居民子女的幼儿园,开设8个班,目前有260名幼儿就读。经物价局核定收费为每人每月700元,但园内50%的小区居民子女只须交460元/月的费用,与公办幼儿园完全一样。“240元的差价由狮山街道补贴,只要孩子家长提供户口本、房产证等相关证件符合条件,就能享受公办园一样的收费。”幼儿园负责人朱惠芳说。

与康佳幼儿园一样,万枫幼儿园的基建、硬件投入由政府“买单”,而师资等软件投入由办学人的民间资本负责。据了解,同样模式的公助民办幼儿园目前在全大市已超过10家,主要集中在高新区、工业园区和昆山。

各国皆有入园难

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有入园需求的儿童不断增多,入园难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热点问题。

波兰: 数据显示,波兰现有8400所公立幼儿园和1600所私立幼儿园,但3至6岁的儿童有约160万人,其中只有40%的儿童有机会入园。为了能让孩子顺利进入幼儿园,家长不惜托关系、找熟人,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出生之前登记报名。波兰入园难,主要是因为政府对开办幼儿园的条件极其苛刻。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幼儿园被迫关闭,约三分之一的县甚至没有幼儿园。

俄罗斯: 进入21世纪后,由于俄罗斯整体经济形势转好,加上政府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俄罗斯儿童数量稳步上升。然而,俄罗斯的幼儿园数量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幼儿入园难问题变得日益尖锐。以莫斯科市为例,近15年来失去了近千所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的建筑被挪作他用或卖给私人。同时,俄罗斯现有的幼儿园多数存在设备老化、设施不全等问题。

英国: 英国多数幼儿园都接收从刚出生的婴儿到5岁的孩子。有的学校也附设有学前班和托儿所。由于公立幼儿园条件比较好,而且免费,大多数英国家庭都会选择将孩子送到公立幼儿园。由于要入园的儿童太多,未能进入公立幼儿园的儿童只能选择私立幼儿园或者推迟入园。此外,有些附属于教会的幼儿园条件比较好,但只接收信徒的孩子,而且入学时需要牧师开证明信,因此有些家长早早地选择信教。同时,入园也得看住所是否属于同一学区,好的幼儿园附近的住宅也变得异常抢手。

美国: 美国儿童一般是年满3岁入园,3岁之前可以入托儿所。美国幼儿园的收费也不便宜,一个中等条件的幼儿园一个月要1500美元左右,但性价比远不如国内条件良好的幼儿园。虽然在美国也有照顾低收入者的公立幼儿园,但条件相对较差,所以不少家庭咬牙也要把孩子送进收费昂贵的私立幼儿园。看来在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想让孩子入好园,金钱最有发言权。

编辑:周灵

责任编辑:陶雯雯

相关新闻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  邮编:210036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

电话:86275776(报社相关),86275726(通联发行) 传真:025-86275721,86275777;技术支持:86381340。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084号, 苏ICP备09001380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420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