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提升学校办学效益,姜堰市教育系统在二中、二附中等部分学校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试点工作,着力提升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引进社会力量。 除明确规定食堂不得承包给个人进行盈利性经营外,将学校绿化养护、卫生保洁等其他后勤事务通过承包租赁、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给具备服务资质、信誉好、质量优、价格公道的专业物业公司或保洁公司承担。校园周边不具备配套商业设施,需设立校园超市或小商店的寄宿学校,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引入具有相应资质和较高知名度的连锁超市加盟。
二是规范劳动关系。 严格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重要岗位人员须经过相关专业培训,或由有资质的物业公司、保洁公司等派遣。原则上学校不自行聘用临时人员,不与个人发生劳动关系。对学校原有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临时人员、合同制人员妥善进行安置分流,尽可能由引入的物业(保洁)公司消化吸收,重新签订合同,落实相关待遇,从而理顺了劳动关系,避免了用工纠纷。
三是强化过程管理。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制度具体到岗、责任落实到人,逐步实现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所有后勤岗位人员接受学校和派遣服务单位双重管理,并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的,可随时由派遣服务单位调整更换;派遣服务单位未能提供优质服务,学校有权按合同中止合作关系。
试点一年多来,相关学校普遍认为,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学校统包统揽的现象,不仅能将校长从千头万绪的后勤事务解放出来,专心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能节约用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