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气候干燥,多风,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在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这些常见疾病的常识及预防……”日前,句容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的一名护士走进句容市实验小学二(7)班,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健康卫生课。孩子们还饶有兴趣地穿上她带来的护士服,体验了“白衣天使”的感觉。通过这节课,孩子们了解了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预防。
一堂课下来,她激动地说:“第一次给这么多同学上课,还真有点不适应。不过,自己的孩子就在这个班上读书,作为‘家长义工’,我愿意。”原来她是该班刁疏影同学的妈妈。
自去年以来,已有100余位家长凭借自身技能、特长和知识,走进校园,步入讲堂,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成为“编外老师”。这种课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身边的“百家讲坛”。
儿子在句容市实验小学读五年级的许女士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告诉记者,自己做“家长义工”源于孩子的班主任。“这样的孩子算不算有多动症?该怎么办呢?”原来,班主任经常向她请教这样的问题,我就干脆向校长主动请缨,给教师作了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
去年土地日前夕,在国土部门工作的该校四(1)班学生马茹许的妈妈为孩子们介绍了国土知识。她不仅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辅助讲解,而且还给每个同学送了一张句容地图。同学们个个听得聚精会神,笑逐颜开。
“不少家长有各自的特长,也愿意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对我们来说是有待整合的社会教育资源,也有利于增进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家长义工’由家长个人提出申请、班级推荐,学校审批同意后产生,目前我校已有300多位登记在册的 ‘家长义工’。”市实验小学校长张双林说。
“这样的家长义教活动,将课堂放大,给孩子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学到了很多从书本无法获得的知识,填补了学校教育的空白。课堂应该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从孩子们灵动的眼睛、热切的期盼、高声的欢笑、机智的话语中……我体悟到了,要让每个孩子在课堂的沃土上,塑造自己最美的样子。他们都是最健康,最美丽的。”一位教师深有感触地说道。
为拓展延伸课堂知识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句容各中小学校都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原先这些活动都是由学校老师组织进行,由于缺少社会实践和专业知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达不到预想的理想效果。从去年起,句容市教育局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精选部分在书画、手工艺、生产工艺等方面有特长的家长,让他们走进校园,开辟新讲堂,成为学校第二课堂“人才库”。有了“家长义工”的加盟,学校第二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请进来”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家长的社会资源,积极与当地厂矿、企业、村居联系,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去”感受社会大课堂。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更加深入扎实。自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已经组织了400多次“家长义工”进校园活动,他们在参与教育活动的同时,也增进了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将社区、家庭、学校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育人网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