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斗鼠”里藏着能量守恒条件、“奇怪的小球”带你探究碰撞的特点、“电磁秋千”发现电磁涡流现象……14日,全省绿色生活社区行启动仪式在南京市建邺区举行,来自全省各地从事社区教育的专家在滨湖街道大开眼界,这儿竟然腾出一间近60平方米房间做成“低碳科普馆”,社区居民和孩子自己动手体验科学。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街道多是家长里短,处理邻里关系、化解家庭矛盾……然而建邺区的街道社区还是个“上课”的地方,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建邺区社区教育课程超市”,现在已经有了800多项面授活动课程供居民选择,涉及学前教育、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市民素质教育、老年闲暇教育六大类。
在滨湖街道,记者看到“低碳科普馆”里有很多新奇、好玩的电动科技设备,“低碳小屋”模型形象直观地告诉大家什么是低碳环保;“神奇辉光人体感应导电球”,用于观察研究气体分子电离发光现象;“奇怪的碰撞”,探究小球之间的碰撞特点及实验方法;“多像镜”,探究成像个数与镜间夹角的关系;“电磁秋千”,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和涡流现象;“投球器”,研究弹性运动原理;“筋斗鼠”,探究物体能量间的转化和机械能守恒条件。
记者了解到,建邺区14日同时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服务进社区试点开展学校社区共建居民学校的实施方案》,该区在全省率先组织辖区内中小学校与所在社区共建居民学校,先期在兴隆街道试点,5所中小学与街道9个社区结对共建,街道聘任辖区中小学校长担任学校所在社区的居民学校副校长,社区书记或主任任校长,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各项公益服务活动和暑期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而学校信息技术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操场等进一步向社区开放。
编辑: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