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南通的街头巷尾、网络论坛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消息:“那个藏族学生嘎玛旦增的手术终于成功了!”连日来,这个普通的藏族学生牵动着南通人的心,无数市民走上街头捐款,很多人甚至直接将现金放在了嘎玛旦增的床头。短短数周,南通中学师生、市民及江苏教育系统共捐款近百万元,共同守护着风雨中飘摇的生命之灯。
今年17岁的嘎玛旦增是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一西藏班学生。他3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母亲一个人拉扯嘎玛旦增5兄妹长大,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元。5月初,嘎玛旦增被确诊为恶性骨肉瘤。这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多发于青少年和老年人。据悉,首选治疗方案是完整切除骨肉瘤,一般90%的患者能够保全肢体,术后还需避免感染等并发症,并通过化疗巩固手术成果。这些,需要一大笔费用。
在藏语中,嘎玛的意思是“天上的星星”,旦增的意思是“心想事成”。看着嘎玛旦增长大的表哥才旦多吉告诉记者,嘎玛旦增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对未来充满梦想,成绩一直都是班上的前几名,正因为上进好学才来到了遥远的南通。患上这种恶疾,“亲戚们都很揪心,却又无能为力”。嘎玛旦增家人东挪西借,只凑到了800元。
“南通中学有137个藏族学生,每一个都很重要。”通中校长姚天勇说,只要还有希望,就决不能放弃。5月11日,南通中学校团委和学生会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一起加入我们的爱心捐助行动,竭尽所能,携同社会爱心,帮助嘎玛旦增和他孤立无援的家庭。在这场与病魔的战斗中,为他守护风雨中飘摇的生命之灯。”
一时间,通城的大街小巷里都有通中学生的身影,大家都在为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而奔波。获知消息的市民,有的直奔募捐点,有的通过电话表达捐赠意愿,还有一家公司愿意通过户外LED屏发布消息,发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位热心的老校友驱车赶来,送上了2万元善款,却挥手谢绝了记者的采访;一位学生家长在听说了嘎玛旦增的遭遇后,立刻带着孩子捐了1万元。江苏省教育厅也在5月25日向嘎玛旦增捐出了10万元。在南通中学的统计名单上,不乏“网友幸福达人”“社会好心人”这样的名字。
短短数周,近百万元的捐赠撑起了这个少年生命的希望。5月28日中午,嘎玛旦增在通大附院成功接受了骨肉瘤切除置骨手术。主刀医生、通大附院骨科专家刘璠教授说:“我们采取了最新的治疗理念、最新的治疗方法和最新的技术,虽然手术难度很大,但十分成功。”
术后的嘎玛旦增还很虚弱,但已经可以在床上进行右腿膝关节弯曲活动训练了。截至目前,治疗费用已支付20多万元,通中还为嘎玛旦增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工,实行24小时特级护理。病房外,不时有闻讯而来的市民,但大家都不忍进去打扰他休息,只是在病房外关切地张望。病房内外,充满“家”的温暖。
编辑:周灵